首页 > 法律咨询 > 安徽法律咨询 > 宿州法律咨询 > 宿州取保候审法律咨询 > 涉嫌环境污染罪能取保候审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涉嫌环境污染罪能取保候审吗

侯** 安徽-宿州 取保候审咨询 2025.02.12 16:28:52 349人阅读

涉嫌环境污染罪能取保候审吗

其他人都在看:
宿州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宿州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涉嫌环境污染罪符合条件可申请取保候审,最终能否获批由办案机关决定。
法律解析:
依据刑事诉讼法,存在几种可申请取保候审的情形。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若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是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还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况。在实践中,针对环境污染罪而言,要是情节较轻、污染范围小,行为人认罪认罚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污染后果等,通常会被认为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种情况下申请取保候审获得批准的可能性较大。但要明确,最终是否能取保候审,要由办案机关综合审查判断。如果在这方面你有疑问,或者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

2025-02-12 19:57:02 回复
咨询我

涉嫌环境污染罪在符合相应条件时能够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申请取保候审的几种情形,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存在特殊身体状况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未办结。

为提高申请取保候审获批的可能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若存在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情况,积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证明自身符合条件。
2. 若符合特殊身体状况要求,提供权威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
3. 重点突出自身符合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如环境污染罪情节较轻、污染范围小,提供积极认罪认罚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后果的证明材料,争取办案机关认可,以增加取保候审申请获批几率。  

2025-02-12 19:10:26 回复
咨询我

    涉嫌环境污染罪,满足特定条件能申请取保候审。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像可能判管制、拘役等,或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不会有社会危险性等情况可申请。

    在实际中,若环境污染罪情节轻、污染范围不大,行为人认罪认罚还积极减轻污染后果,被认定无社会危险性,申请取保候审获批概率较高。

    但最终能不能取保,得由办案机关全面审查后判断决定。  

2025-02-12 18:21:2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从法律规定层面看,《刑事诉讼法》为涉嫌环境污染罪者打开了取保候审的通道。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嫌疑人,有申请资格。因为这类刑罚相对较轻,表明犯罪情节不太严重。
(2)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只要综合评估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可申请。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社会安全前提下,给予嫌疑人一定的自由机会。
(3)基于人道主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在确保不发生社会危险性时,也能申请取保候审。
(4)当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未办结,为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也可采取取保候审。
(5)在实践操作中,环境污染罪情节轻、污染范围小、行为人认罪认罚并积极减轻污染后果等情况,更易被认定不具有社会危险性,从而增大取保候审获批概率。不过,决定权始终在办案机关手中。

提醒:
涉嫌环境污染罪申请取保候审需谨慎准备材料,如实说明情况。具体情况因案而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2025-02-12 17:41:50 回复
咨询我

(一)首先要详细梳理案件情况,收集能证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证据。比如,若因身体原因申请,准备好医院的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

(二)认真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在申请书中重点突出符合的具体情形。像强调情节较轻、污染范围小、已积极采取减轻污染后果的措施等内容。

(三)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按照要求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耐心等待办案机关的审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2025-02-12 17:07:46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违法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构成污染环境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后果特别严重”是指:(1)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4)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5)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以上的(6)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7)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8)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9)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10)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11)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60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应予立案追诉:(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五)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以上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六)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情形。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涉嫌污染环境罪拘留多久判刑

    专业解答污染环境罪的拘留期限一般为37天,但是可以依法延长。具体刑期则要根据行为的真实性、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确定,主要分为严重污染和后果极严重两类情况。如果是严重污染,刑期一般在三年以下,可以并处罚金;如果是后果极严重,刑期则在三年至七年之间,同样需要并处罚金。不过,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刑罚也会有所不同。

    2024.10.15 1422阅读
  • 涉嫌污染环境取保候审吗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不是想申请就能申请的,需要满足法定条件。比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等情形。

    2024.10.08 1649阅读
  • 涉嫌污染环境罪拘留多久判刑

    专业解答污染环境罪的拘留期最长为37天,不过可以依法延长。在判决时,会考虑行为的真实性、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其分为两类:严重污染环境的,刑期在三年以下,可以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刑期在三年至七年之间,也需要并处罚金。但由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因此刑罚也会有所差异。

    2024.10.07 1692阅读
  • 涉嫌污染环境取保候审多久

    专业解答被告因环境污染涉嫌犯罪被起诉后,为了避免被羁押等待审判,向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也就是保释。保释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一年,具体期限的长短,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的收集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表现等。如果案件办得顺利,证据确凿,案件就能快速深入地处理;反之,如果案件复杂,可能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来侦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犯罪嫌疑人获得了保释,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

    2024.09.22 1402阅读
  • 涉嫌污染环境罪拘留多久

    专业解答在我国,拘留涉及环境污染罪的最长期限为37天,但实际期限会受到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需要逮捕,公安机关需要在拘留期结束前的3到30天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天。人民检察院需要在7天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如果没有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必须立即释放嫌疑人,并通知检察院。符合条件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

    2024.09.20 165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