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涉嫌环境污染罪符合条件可申请取保候审,最终能否获批由办案机关决定。
法律解析:
依据刑事诉讼法,存在几种可申请取保候审的情形。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若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是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还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况。在实践中,针对环境污染罪而言,要是情节较轻、污染范围小,行为人认罪认罚并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污染后果等,通常会被认为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种情况下申请取保候审获得批准的可能性较大。但要明确,最终是否能取保候审,要由办案机关综合审查判断。如果在这方面你有疑问,或者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
2025-02-12 19:57:02 回复
咨询我
涉嫌环境污染罪在符合相应条件时能够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申请取保候审的几种情形,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存在特殊身体状况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未办结。
为提高申请取保候审获批的可能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若存在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情况,积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证明自身符合条件。
2. 若符合特殊身体状况要求,提供权威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
3. 重点突出自身符合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如环境污染罪情节较轻、污染范围小,提供积极认罪认罚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后果的证明材料,争取办案机关认可,以增加取保候审申请获批几率。
2025-02-12 19:10:26 回复
咨询我
涉嫌环境污染罪,满足特定条件能申请取保候审。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像可能判管制、拘役等,或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不会有社会危险性等情况可申请。
在实际中,若环境污染罪情节轻、污染范围不大,行为人认罪认罚还积极减轻污染后果,被认定无社会危险性,申请取保候审获批概率较高。
但最终能不能取保,得由办案机关全面审查后判断决定。
2025-02-12 18:21:2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从法律规定层面看,《刑事诉讼法》为涉嫌环境污染罪者打开了取保候审的通道。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嫌疑人,有申请资格。因为这类刑罚相对较轻,表明犯罪情节不太严重。
(2)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只要综合评估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可申请。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社会安全前提下,给予嫌疑人一定的自由机会。
(3)基于人道主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在确保不发生社会危险性时,也能申请取保候审。
(4)当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未办结,为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也可采取取保候审。
(5)在实践操作中,环境污染罪情节轻、污染范围小、行为人认罪认罚并积极减轻污染后果等情况,更易被认定不具有社会危险性,从而增大取保候审获批概率。不过,决定权始终在办案机关手中。
提醒:
涉嫌环境污染罪申请取保候审需谨慎准备材料,如实说明情况。具体情况因案而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2025-02-12 17:41:50 回复
咨询我
(一)首先要详细梳理案件情况,收集能证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证据。比如,若因身体原因申请,准备好医院的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
(二)认真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在申请书中重点突出符合的具体情形。像强调情节较轻、污染范围小、已积极采取减轻污染后果的措施等内容。
(三)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按照要求提交申请及相关材料,耐心等待办案机关的审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2025-02-12 17:0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