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商丘法律咨询 > 商丘金融诈骗辩护法律咨询 > 未成年诈骗100元怎么处理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未成年诈骗100元怎么处理

罗* 河南-商丘 金融诈骗辩护咨询 2025.02.12 08:32:17 397人阅读

未成年诈骗100元怎么处理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商丘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商丘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00元未达诈骗罪立案标准,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符合立案条件 。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行为,处理方式因年龄而异。不满十六周岁实施诈骗不予刑事处罚的,应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已满十六周岁的,虽此次不构成诈骗罪,但该诈骗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不过针对未成年人会依年龄从轻或减轻处罚。

解决措施和建议:
1. 家长和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2. 学校应加强法制课程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3. 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减少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助力其健康成长 。  

2025-02-12 14:27: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从金额看,100元未达诈骗罪立案标准,通常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这体现了法律对犯罪认定有明确量化标准。
(2)关于未成年人实施诈骗,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时,其父母或监护人有管教责任,必要时会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这旨在通过家庭和专业机构帮助未成年人改正行为。
(3)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虽不构成诈骗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规定此类行为有相应拘留和罚款措施,同时对未成年人会根据年龄从轻或减轻处罚,兼顾法律的严肃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提醒:
遇到未成年人实施类似行为,要区分年龄情况依法处理。涉及相关纠纷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2-12 13:53:59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遇到未成年实施 100 元诈骗行为,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告知这一情况,让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
(二)若监护人没有起到有效管教作用,可考虑向相关社区、学校反映,借助多方力量对未成年进行教育和引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  

2025-02-12 12:40:30 回复
咨询我

    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得价值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才会立案,100元没达到标准。

  未成年实施诈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不会刑事处罚,会让其父母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进行矫治教育。

  若已满十六周岁,虽此次不构成诈骗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会处五日到十日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重的,处十日到十五日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不过对未成年人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

2025-02-12 11:00:3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100元未达诈骗罪立案标准,未成年实施该诈骗行为,处理方式因年龄而异。
法律解析:
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所以100元的诈骗金额不构成诈骗罪。对于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若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已满十六周岁的,虽不构成诈骗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且会根据年龄情况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的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025-02-12 10:22:30 回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严重不良做法”,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做法: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屡次拦截暴打他人或者强制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屡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做法。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