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安徽法律咨询 > 六安法律咨询 > 六安强制措施法律咨询 > 监视居住期满后怎么解除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监视居住期满后怎么解除

黄* 安徽-六安 强制措施咨询 2025.02.12 05:46:34 486人阅读

监视居住期满后怎么解除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六安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六安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时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十分关键,这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

具体而言,在流程上,第一步,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作为决定机关,要在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决定并制作决定书。这要求决定机关严格遵守时间节点,杜绝超期现象。第二步,决定机关将决定书送达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第三步,公安机关收到后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解除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

此外,涉及保证金的要及时退还。若被监视居住人遵守规定,有权要求依法解除以恢复正常生活。相关机关未依法解除的,被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可申诉控告。司法机关应强化内部监督,确保各环节依法依规推进,同时畅通申诉控告渠道,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 。  

2025-02-12 10:33: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决定机关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前的解除决定制作是关键起始点,这体现了法律程序对期限的严格把控,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权益不因超期而受损。
(2)送达执行机关环节确保决定得以有效执行,执行机关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解除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完成整个解除流程的公开化与规范化。
(3)保证金退还规定是对被监视居住人遵守规定的一种保障与回馈,维护其财产权益。
(4)赋予被监视居住人及其相关人员申诉控告权,是对未依法解除情况的监督与救济途径。

提醒:
若面临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情况,关注决定机关是否按时作出解除决定;有保证金的留意退还情况。权益未依法保障时,及时申诉控告 。

2025-02-12 08:57:30 回复
咨询我

(一)关注期限:被监视居住人及其家属要留意监视居住期限,临近届满时,了解决定机关是否作出解除决定。

(二)确认送达:关注执行机关是否收到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确保流程正常推进。

(三)保证金退还:有保证金的,及时与执行机关沟通,按要求办理退还手续。

(四)申诉控告:若未依法解除,被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准备好相关材料,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控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2025-02-12 07:34:14 回复
咨询我

    监视居住到期要赶紧解除。决定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在到期前得作出解除决定,还要制作相关决定书。  
  
    决定书得送到执行机关(通常是公安)手里。执行机关收到后,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解除决定,通知相关单位。  
  
    要是有保证金,得及时退还。被监视居住人遵守规定,有权要求解除恢复正常生活。若机关没依法解除,其及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能申诉控告。  

2025-02-12 06:10: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及时按流程解除,被监视居住人依规有权要求解除,未依法解除可申诉控告。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需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决定并制作决定书,之后送达执行机关(通常为公安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后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解除,同时通知相关单位。若涉及保证金,也要及时退还。被监视居住人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有权利要求依法解除,恢复正常生活。这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如果相关机关没有依法解除监视居住,被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提出申诉或控告。法律赋予这些权利,就是为了确保监视居住措施合法、公正执行。要是你对监视居住解除流程或自身权益方面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解答和专业帮助 。

2025-02-12 05:53:56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监视居住如何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
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处理
被监视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1、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2、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
3、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4、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5、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 居住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

对于解除监视居住的步骤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公安机关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如果发现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解除监视居住),侦查结束后交给检察院审查,检察院觉得不构成犯罪的、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免予的,可以解除监视居住。
检察院认为需要提起公诉的,则就要进入公诉程序,案件即会交到进行审理,最后由判决,结果可能是判处刑罚、或者免于刑罚。
《检察院刑诉规则》中第七十三条 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第六十条 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有保证人的,还应当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义务。
1、由公安机关执行。
2、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
a、由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
b、检、法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案件决定取保候审的。
1、住处监视居住: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进行。
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1)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a、固定住处是指被监视居住人在办案机关所在地市、县内生活的合法住处;
b、指定的居所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作地市、县内为被监视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
(2)特定重大犯罪也可以在指定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检察院、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192291人阅读

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涉嫌了某些违法行为,就可能会面临着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很多人就不能把这两种拘留做一个区分,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了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制是什么意思
257712人阅读

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又不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会被判处管制。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此就有疑问,管制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律图小编来告诉大家管制是什么意思以及管制的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
123898人阅读

生活中,如果人们构成了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就会根据其违法犯罪情节把犯罪分子关押在拘留所或者看守所。那么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做了解答并介绍了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拘留期限
232559人阅读

现实生活中,行为人如果涉嫌某种违法或者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就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但是我们要知道,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是有一定的期限的,那么拘留期限是多久呢?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大家解答。

刑事拘留的条件
97011人阅读

刑事拘留作为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在生活中适用范围极广,但是我们要知道要想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拘留,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律图小编下文介绍了刑事拘留的条件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