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被判赔钱却没钱赔会有不同情况及应对办法。
1. 若暂时无履行能力,与对方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如每月按固定金额分期赔付,以此妥善处理赔偿事宜 。
2. 法院执行阶段会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一旦发现包括隐匿财产在内的可供执行财产,便会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偿债。
3. 若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且丧失劳动能力等,法院可能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债务不会免除,后续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可随时恢复执行。
4. 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而面临刑事处罚。因此,即便暂时没钱赔,也务必积极配合执行程序,如实申报财产状况,避免承担更严重后果。
2025-02-12 09:48: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暂时无履行能力时,与对方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是合理途径。这能给予被执行人一定缓冲时间,通过分期赔付逐步履行义务,维护自身信用同时保障对方权益。
(2)法院执行手段多样,查询、冻结、划拨财产以及对隐匿财产的处置,旨在确保债权人权益实现,打击恶意逃避债务行为。
(3)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不代表债务消失,只要发现新的可供执行财产,执行程序随时恢复,体现法律对债权的持续保护。
(4)有能力却拒不执行,将面临刑事处罚,彰显法律权威,督促被执行人依法履行义务。
提醒:
被判赔钱没钱赔不可怕,关键要积极配合执行,如实申报财产,切不可有能力却拒不执行。
2025-02-12 09:45:46 回复
咨询我
(一)确实暂时没能力履行赔偿的,要主动诚恳地和对方沟通,商量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分期赔偿方案,明确好每期赔偿的时间和金额,按约定履行。
(二)要清楚法院执行手段,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隐匿财产,要积极配合法院对自身财产的查询等工作。
(三)即便因无财产等被终结本次执行,也要随时关注自身经济状况,有财产后主动联系法院恢复执行。
(四)千万不能有能力却不执行,不然会惹上刑事麻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
2025-02-12 09:35:08 回复
咨询我
要是被判赔钱却一时拿不出钱,若真是暂时没能力履行,能跟对方商量,签执行和解协议,商量好分期赔,像每月固定赔一笔。
到执行阶段,法院会查、冻、划被执行人财产。要是发现有财产,哪怕藏起来的,法院能查封、扣押、拍卖来偿债。
要是被执行人实在没财产还丧失劳动能力,法院可能终结这次执行,但债务没免除,发现财产随时恢复执行。
有能力却不执行,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处罚。所以哪怕暂时没钱,也得配合执行,如实报财产 。
2025-02-12 08:20:3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判赔钱却没钱赔有多种情况及应对方式,需积极配合执行。
法律解析:
当确实暂时无履行能力时,与对方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分期履行,是合理且被法律允许的途径。法院在执行阶段有权力也有职责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对隐匿财产同样有强制处置手段,以此保障债权人权益。若被执行人确无财产且丧失劳动能力等,法院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债务不会免除,后续发现财产仍可恢复执行。而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这一系列规定旨在维护法律判决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如果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对自身权益保障或具体应对措施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12 07:3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