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新疆法律咨询 > 昌吉法律咨询 > 昌吉刑事自诉法律咨询 > 自诉案件撤案有何条件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自诉案件撤案有何条件吗

吴** 新疆-昌吉 刑事自诉咨询 2025.02.12 04:13:54 306人阅读

自诉案件撤案有何条件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昌吉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昌吉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在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原则上可自行撤诉,有自愿撤诉和缺乏罪证撤诉等情形,撤诉后除特定情况外同一事实再诉法院一般不受理,且撤诉需由本人或法定代理人以书面或口头向法院提出。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自诉案件在宣告判决前,给予自诉人一定自主性,其能基于自身意愿主动申请撤诉,只要是真实自愿,法院通常准许 。当自诉人缺乏罪证又提不出补充证据时,法院会先说服其撤诉,若坚持不撤诉则裁定驳回起诉。这是为确保诉讼有合理证据支撑。同时,除因证据不足撤诉外,自诉人就同一事实再次起诉,法院不予受理,以此维护司法秩序和效率。撤诉的主体限定为自诉人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并且要通过书面或口头向法院清晰表达撤诉意愿,法院审查符合条件才裁定准许。如果在自诉案件中有相关困惑,比如不确定自己的撤诉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对后续再诉问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

2025-02-12 08:12:01 回复
咨询我

自诉案件撤案确实有相应规定。在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原则上可自行撤诉,这体现了对自诉人处分自身诉讼权利的尊重。

对于自愿撤诉,这完全基于自诉人真实意愿主动申请,法院通常会准许,这保障了自诉人的自主决定权。而缺乏罪证撤诉,是为了确保诉讼的严肃性和证据的充分性。若提不出补充证据,法院先说服撤诉,若仍不撤诉则裁定驳回起诉。

为更好处理自诉案件撤案情况,建议如下:
1. 自诉人应充分了解撤诉的法律后果,尤其是除证据不足撤诉外,同一事实再告诉法院不予受理这一点,谨慎做出决定。
2. 法院在面对撤诉申请时,要严格审查是否符合撤诉条件,对于不符合的要向自诉人详细说明理由。
3. 对于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的撤诉申请,法院应做好记录和存档工作,确保程序规范。

2025-02-12 07:27:52 回复
咨询我

    自诉案件撤案有条件。判决宣告前,自诉人原则能自行撤案。
    自愿撤诉,即自诉人真心想撤案,主动向法院申请,法院大多会同意。
    缺乏罪证撤诉,若提不出补充证据,法院会劝其撤诉;不撤的话,法院将驳回起诉。
    除证据不足撤诉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再起诉,法院不受理。撤诉要本人或法定代理人提出,书面或口头表明意愿,法院审查符合条件会裁定准许 。

2025-02-12 05:32: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原则上可自行撤诉,这给予了自诉人较大的自主决定权,体现对其意愿的尊重。
比如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自诉人经过思考,决定不再追究被告人责任,此时就可选择撤诉。

(2)自愿撤诉强调出于真实意愿主动申请,法院通常准许,这保障了自诉人的处分权。
例如自诉人因与被告人达成和解而决定撤诉。

(3)缺乏罪证撤诉,这是对诉讼证据要求的体现,若提不出补充证据,可能面临被说服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
像一些仅凭主观猜测起诉但无实质证据的情况。

(4)撤诉后,除证据不足外,同一事实又告诉法院不予受理,限制了自诉人随意重复起诉。
(5)撤诉主体及方式有明确规定,要本人或法定代理人书面或口头明确表达意愿,经法院审查符合条件才准许。

提醒:
自诉人决定撤诉要谨慎,撤诉前考虑清楚撤诉后果。如需撤诉按法定程序进行 。  

2025-02-12 05:29:52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自愿撤诉,自诉人要确保是自己内心真实想法,仔细考虑清楚后,按规定向法院提出申请,这样法院大概率会准许。

(二)面对缺乏罪证撤诉情况,自诉人应积极收集补充证据,要是实在无法提供,被法院说服撤诉也应接受。

(三)撤诉务必由自诉人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来操作,并且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法院清楚表明撤诉想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  

2025-02-12 05:04:56 回复

要约可以撤回和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一条、第四百七十五条规定,要约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第四百七十七条规定,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第四百七十六条规定,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的;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出合理准备工作的,要约不可撤销。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一条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第四百七十五条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