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停工留薪期满后能否解除合同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 职工经鉴定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 一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且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 五至六级伤残职工,本人提出后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 七至十级伤残,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时,可以解除。
2. 职工未丧失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在法定情形下可按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如职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等,但要遵循法律规定并给予相应补偿。
建议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操作,提前了解职工劳动能力状况,依法依规作出决策,避免引发劳动纠纷。
2025-02-11 22:09:01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1. 一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合同。这是为了保障这部分重度伤残职工的基本生活和权益,让他们在失去大部分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仍能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和经济来源。
2. 五至六级伤残职工: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因为这部分职工虽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受限,但也给予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的权利。
3. 七至十级伤残: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可以解除。这种情况下,职工的伤残程度相对较轻,在合同期满或者自身有意愿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结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二)若职工未丧失劳动能力,停工留薪期满后:
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存在法定情形,比如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同时,即便解除劳动合同,也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给予相应补偿等,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25-02-11 20:40:2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停工留薪期满后能否解除合同需分情况。职工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未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在法定情形下可解除合同,但要依法给予补偿。
法律解析:
1、对于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一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且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五至六级伤残职工,需职工本人提出,才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七至十级伤残,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的,可以解除。
2、对于未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后,若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可按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但要遵循法律规定给予相应补偿。
劳动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的具体情形多样。如果您在停工留薪期满后遇到劳动合同解除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1 18:52:36 回复
咨询我
关于停工留薪期满后能否解除合同,有以下情况:
1. 若职工经鉴定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一至四级伤残职工,需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 五至六级伤残职工,本人提出时,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 七至十级伤残,合同期满终止,或本人提出解除的,可以解除。
2. 若职工未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在法定程序下可解除合同,如职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但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给予相应补偿。
2025-02-11 18:15:5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若职工经鉴定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一至四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且退出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五至六级伤残职工,需职工本人提出,才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七至十级伤残,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的,可以解除。
2. 若职工未丧失劳动能力,停工留薪期满后,用人单位在法定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比如职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等,但要遵循法律规定并给予相应补偿。
提醒:
用人单位和职工在涉及停工留薪期满后解除合同问题时,要严格依据相关伤残等级及法律规定执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我进一步分析。
2025-02-11 17:3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