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在民事诉讼里,若想撤诉,原告要在宣判前向法院提出申请。同时要确保撤诉行为不违法,也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
(二)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被害人一般不能自行撤诉,这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决定。
(三)对于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能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2025-02-11 20:57: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民事诉讼里,原告在宣判前可申请撤诉,这是当事人处分权的表现。法院审查撤诉申请,无违法及损害他人权益等情况,通常会准许,即便被告不同意。这给予原告一定自主决定权,保障其对自身权益的处置。
(2)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起诉,被害人一般不能自行撤诉,因为犯罪行为侵害的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公共利益。
(3)刑事自诉案件里,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能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也无需被告人同意,这维护了自诉人的权益。
提醒:
不同诉讼类型中撤诉规定有别,处理相关事宜时,要先明确诉讼性质,确保自身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
2025-02-11 19:27:56 回复
咨询我
撤诉在不同诉讼类型中有不同规定。民事诉讼中,撤诉通常无需对方同意,这是当事人处分权的体现,原告在宣判前有权申请撤诉,法院审查不存在违法及损害相关权益情形时,一般会准许。刑事诉讼里,情况有别。
在公诉案件中,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被害人通常不能自行撤诉,这是因为犯罪行为侵害的不仅是被害人个人权益,更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需由国家机关主导诉讼进程。而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也无需被告人同意,这给予自诉人一定的自主决定权。
建议当事人在诉讼中如需撤诉,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撤诉申请符合法律要求,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及诉讼程序的公正合法。
2025-02-11 19:08:1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宣判前申请撤诉通常无需对方同意;刑事诉讼里公诉案件被害人通常不能自行撤诉,自诉案件自诉人宣告判决前撤回自诉无需被告人同意。
法律解析:
民事诉讼遵循当事人处分原则,原告在宣判前有权申请撤诉,这是其行使自身权利的表现。法院经审查,只要不存在违法及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一般会准许。就像日常纠纷诉讼,原告想不再追究被告责任,只要申请合法,哪怕被告反对也无妨。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代表国家追究犯罪,被害人不能随意撤诉;而自诉案件,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能自主决定是否撤回自诉,同样不必经被告人同意。如果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有关撤诉的法律问题,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仍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以便获得准确的法律指导和建议。
2025-02-11 17:44:42 回复
咨询我
其一,撤诉大多不必对方点头。这是当事人能自主决定的事儿。民事诉讼里,宣判前原告能申请撤诉。法院审核,没违法也没损他人权益,就会允许。
其二,像民诉中原告不想追究被告了,申请合法,哪怕被告反对,法院也批准。
其三,刑事诉讼有别。公诉案由检察院起诉,被害人一般不能撤;自诉案里,判决前自诉人能和被告和解或撤诉,不用被告同意 。
2025-02-11 16: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