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选择保证人时,首先要严格审查其是否与案件毫无利害关系,比如不能是案件的证人、嫌疑人的共犯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保证人公正做事。
(二)考察其经济状况和信誉,了解其是否有稳定收入和良好口碑,确保有能力履行监督责任。
(三)核实其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状况,查看是否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
(四)确认其有固定住处和收入,能随时被司法机关找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
2025-02-11 15:57: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对于取保候审保证人的选择,法律设定严格标准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与案件无牵连是基础,避免保证人因自身利害关系影响公正履职。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是确保能切实监督被保证人的行为,防止其逃避司法程序。
(3)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限,是赋予保证人合法资格与条件来承担保证责任。
(4)有固定住处和收入,方便司法机关随时沟通,保证信息畅通。
而保证人责任重大,监督被保证人是核心义务。未及时报告被保证人违规行为,会面临罚款乃至刑事处罚,体现法律对保证制度的严格要求。
提醒:
选择取保候审保证人要谨慎,确保符合法定条件。作为保证人应认真履行监督义务,避免承担法律责任 。
2025-02-11 15:15:01 回复
咨询我
取保候审中保证人的选择与责任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保证人选择方面。选择与本案无牵连的人担任保证人,能避免因利益关联而影响保证公正性。具备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是有效监督被保证人的基础。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限,赋予保证人履行职责的资格与条件。有固定住处和收入,确保司法机关可随时联系沟通。
其次,就保证人责任而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规定是其核心职责。对未及时报告被保证人违规行为的保证人进行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能有力督促保证人履行监督义务。
为更好落实这些规定,建议司法机关在选择保证人时严格审查其是否符合条件。同时,加强对保证人的教育,使其明确自身责任。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罚款数额,做到既督促保证人尽责,又符合法律公正原则 。
2025-02-11 14:53: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有严格的选择条件且需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解析: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符合特定条件。首先要与本案无牵连,不能是利害关系人,这样才能公正履职。其次要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涵盖经济、行为能力及社会信誉等方面,从而有效监督被保证人。同时要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限,还要有固定住处和收入,方便司法机关联系。
保证人的主要责任是监督被保证人遵守规定。若被保证人违反规定,保证人却未及时报告,会被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款数额依案件具体情况而定,以此督促保证人认真履行监督义务。
如果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有关取保候审保证人选择或责任方面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法律义务。
2025-02-11 13:25:44 回复
咨询我
取保候审选保证人有讲究。首先得和案子没关系,不是利害关系人,这样才能公正做事。
其次得有能力履行义务,像经济、行为能力、信誉等得过关,能监督被保人。
再者要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没受限,才有资格和条件完成任务。
最后得有固定住处和收入,方便司法机关联系。
保证人主要职责是监督被保人守规矩。被保人违规,保证人没及时报告,会被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罚款依案件情况定,督促保证人尽责 。
2025-02-11 12:4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