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证据收集要全面且妥善保存。像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这些容易获取的证据要留存好;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别随意丢弃;考勤记录若能拍照留存最好;找其他劳动者作证时,提前沟通好相关事宜。
(二)写仲裁申请书要严谨。双方基本信息务必准确无误,仲裁请求清晰明确,事实与理由部分要条理清楚地说明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内容等与劳动关系相关要点。
(三)庭审环节要冷静。熟悉自己的证据,清晰准确地阐述证据证明内容,对于对方提出的证据合理质证。
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
2025-02-11 12:27: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劳动关系的确认并非仅依赖书面劳动合同。法律认可多种证据来证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工资支付凭证等一系列材料都具有证明效力。这些证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劳动关联,即便无书面合同,也能构建起完整的劳动关系证明链条。
(2)提交仲裁申请是关键步骤。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提交申请书,清晰准确地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为仲裁程序的启动奠定基础。
(3)庭审环节是核心。围绕劳动关系存在进行举证、质证,这要求双方充分展示证据,接受对方及仲裁委的审查,仲裁委据此作出公正裁决。
提醒:
收集证据要注意真实性、关联性与合法性。申请仲裁要留意时效规定,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2025-02-11 11:38:14 回复
咨询我
即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依然能够申请仲裁来确认劳动关系。这是基于劳动关系的事实属性,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实际用工行为,就构成劳动关系。
为顺利进行仲裁,可采取以下措施:
1. 积极收集证据。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等都是有力证明,要妥善留存。像工作证、登记表等能体现与单位关联的材料也不可忽视 。
2. 及时提交仲裁申请。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提交申请,申请书务必清晰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 。
3. 认真应对庭审。庭审时围绕劳动关系存在进行举证、质证,清晰阐述事实,配合仲裁委工作。如此,能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仲裁裁决更公正合理 。
2025-02-11 10:10:2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也能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关键是收集证据并按流程申请仲裁。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的认定并不单纯依赖书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件、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都可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这些证据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关联。
准备好证据后,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包含双方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受理后安排开庭,庭审时围绕劳动关系存在进行举证、质证,仲裁委依证据和庭审情况裁决。这一系列流程旨在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公正地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如果在这方面你有疑问或需要专业法律帮助,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1 10:06:19 回复
咨询我
就算没签书面劳动合同,也能申请仲裁来确认劳动关系。我曾处理过类似案子,深知证据收集很关键。像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费记录等,都能当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证据备齐后,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交申请。申请书要写清双方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仲裁委受理安排开庭,庭审时围绕劳动关系举证、质证,仲裁委依据证据和庭审情况裁决。
2025-02-11 09:34: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