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上虞法律咨询 > 上虞社保纠纷法律咨询 > 社保待遇损失赔偿怎么计算出来的

社保待遇损失赔偿怎么计算出来的

廖** 浙江-上虞 社保纠纷咨询 2025.02.10 13:44:51 429人阅读

社保待遇损失赔偿怎么计算出来的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上虞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上虞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社保待遇损失赔偿计算复杂,涉及多种保险类型。
1. 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金,赔偿额一般是当地社保政策下劳动者应得养老金数额减去已有其他养老保障金额。
2. 医疗保险待遇损失:劳动者患病产生费用,因未缴社保不能报销部分(扣除非医保报销范围费用)作为损失。
3.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按失业者本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算,根据失业前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确定领取期限和标准。
4. 生育保险待遇损失:因未参保未能报销的生育相关合规费用,如产检、分娩费用等,计算依据当地生育保险报销政策和标准。

建议用人单位依法及时缴纳社保,避免产生赔偿风险;劳动者应关注自身社保权益,遇问题及时维权。

2025-02-10 17:12:03 回复
咨询我

(一)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计算: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致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金,计算损失时,要依据当地社保政策,算出劳动者本应获得的养老金数额,再减去其已有的其他养老保障金额,得出的差值就是养老保险待遇损失。

(二)医疗保险待遇损失计算:
当劳动者患病产生医疗费用,由于用人单位未缴社保导致不能报销的部分,可作为医疗保险待遇损失。不过,需要先扣除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剩余部分才是实际的损失。

(三)失业保险待遇损失计算:
按照失业者本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来确定损失。具体而言,一般会根据失业前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来确定不同的领取期限和标准,以此算出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

(四)生育保险待遇损失计算:
因用人单位未参保,导致劳动者未能报销的生育相关费用,如产检、分娩等合规的生育费用,即为生育保险待遇损失。计算时要依据当地生育保险的报销政策和标准进行核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且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而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5-02-10 16:42:5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社保待遇损失赔偿计算复杂,不同险种有不同计算方式,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生育保险待遇损失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政策确定赔偿数额。
法律解析:
1、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金时,赔偿额按当地社保政策下劳动者应得养老金数额减去已有其他养老保障金额计算。
2、医疗保险待遇损失:劳动者患病产生费用,因未缴社保不能报销部分(扣除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费用)可作为损失索赔。
3、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按失业者本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计算,领取期限和标准根据失业前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确定。
4、生育保险待遇损失:因未参保未能报销的生育相关合规费用,如产检、分娩费用等,依据当地生育保险报销政策和标准计算。
若遇到社保待遇损失赔偿相关问题,难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0 15:41:24 回复
咨询我

社保待遇损失赔偿的计算不是件简单事,下面分情况说说。

1. 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要是用人单位没按规定给劳动者交养老保险,使得劳动者领不到养老金,那赔偿一般得看当地社保政策,用劳动者本应拿到的养老金数额,减掉已有的其他养老保障金额,得出的差值就是赔偿数额。
2. 医疗保险待遇损失:劳动者生病产生医疗费用,因单位没交社保不能报销的部分算损失,但那些本来就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费用得扣除。
3.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按失业者该领的失业保险金数额算,这和失业前单位及本人累计缴费时间有关,时间不同,领取期限和标准也不一样。
4. 生育保险待遇损失:单位没给参保,像产检、分娩等合规生育费用不能报销的部分就是损失,计算要依据当地生育保险报销政策和标准。

2025-02-10 15:06:3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计算:关键在于依据当地社保政策算出劳动者本应得养老金数额,再减去已有其他养老保障金额,得出的差值就是损失金额,这明确了因单位未缴养老保险给劳动者造成的养老金损失的计算方式。
2. 医疗保险待遇损失计算:劳动者患病产生费用,扣除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后,因未缴社保不能报销的部分即为损失,这样界定保障了计算的合理性。
3.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计算:按失业者本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算,根据缴费时间确定领取期限和标准,清晰明确损失额度。
4. 生育保险待遇损失计算:依据当地报销政策和标准,未参保导致未能报销的产检、分娩等合规生育费用就是损失。
提醒:
社保待遇损失计算复杂,具体案情不同计算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2-10 13:47:33 回复

一、什么是期待利益预期利益又称期待利益,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望获得的利益,预期利益用预期损失赔偿来保护,目的是使受害方获得假如原合同能够完全履行时所能得到的利益。期待利益是契约利益的组成部分,一方当事人因违约而未能全面、适当地履行契约义务,就应该赔偿对方当事人因此所受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两部分,即当事人因对方违约而受到的损害和因此所失去的可得利益。 二、如何确定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的数额在期待利益赔偿中,不仅需要解决赔偿范围问题,而且还需要解决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的数额确定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确定期待利益损失的赔偿额一般可采用如下方式: (一)对比法。也称比照法,是指人民采用类推或类比的方法,比照与受害人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同类单位在同期内所获得的收益,作为实际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期待利益损失。采用这种方法, 首先应当确定参照对象,即比照对象。确定参照对象,应当注意与受害人之间的条件要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相同或相类似条件越多,对比也就越合理,准确程度也就越高, 其次要确定比照对象在受害人受损害期间所取得的收益额。如果以受害人自身作为比照对象,则要以受害人在损失发生前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收益(如利润率)为标准。 (二)估算法。也称估计赔偿法,是指人民在缺乏可比对象而难以准确确定受害人实际存在的期待利益损失的情况下,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行为人支付一个大致相当的赔偿数额。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采用或不宜采用对比类推的期待利益损失的确定。比如对自然孳息损失,对消除潜在危害后果在将来需要增加的支出等期待利益损失的确定。 (三)约定法。是指人民根据当事人约定的或协商确定的损害赔偿范围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行为人的赔偿责任。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违约造成的期待利益损失赔偿,当事人约定或协商确定赔偿范围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既可以在合同中事先订明,也可以在发生争议后协商确定。当事人有这种约定的,人民应根据其约定确定期待利益的损失赔偿额。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