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西法律咨询 > 朔州法律咨询 > 朔州社保纠纷法律咨询 > 社保赔偿标准低于本人工资怎么算

社保赔偿标准低于本人工资怎么算

雍* 山西-朔州 社保纠纷咨询 2025.02.09 16:51:00 303人阅读

社保赔偿标准低于本人工资怎么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朔州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朔州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关于劳动者主张补足差额这件事,具体情况如下:
1. 主张依据:要是用人单位没有足额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使得劳动者领到手的社保待遇比应得工资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就能够要求用人单位把差额给补足。
2. 计算方式:一般来说,计算补足金额要以劳动者本人工资作为基数。用应缴纳的社保比例和实际缴纳比例之间的差额,再乘以相应的社保缴费年限等相关因素,就能确定具体要补足的金额。
3. 维权途径:劳动者可以先试着和用人单位商量,让单位进行补缴以及补足差额。要是商量下来没有达成一致,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借助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2025-02-09 21:54:03 回复
咨询我

劳动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主张让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哈,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足额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那劳动者最后领取到的社保待遇就可能比自己应得的工资要低,这种时候,劳动者就有权利要求单位把这个差额给补上。

具体怎么算这个补足的金额呢?一般是这样的:以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作为基数,用应缴纳的社保比例减去实际缴纳的比例,得到的这个差额再乘以相应的社保缴费年限等因素,就能确定要补足的金额了。

如果遇到这种事儿,劳动者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商量商量,让单位把该补缴的补上,把差额也补足。要是商量不成呢,那就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2-09 20:23:24 回复
咨询我

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主张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这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具体情况如下:
1. 法律依据:当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就可能导致劳动者领取的社保待遇低于其应得工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 计算方式:计算补足金额时,一般以劳动者本人工资作为基数。首先要明确应缴纳的社保比例与实际缴纳比例的差额,再乘以相应的社保缴费年限等因素,从而确定最终需要补足的具体金额。
3. 维权途径:劳动者发现问题后,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明确要求其进行补缴以及补足差额。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劳动者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直接提起劳动仲裁,借助法律途径来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25-02-09 18:59:54 回复
咨询我

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主张让用人单位补足差额。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足额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使得劳动者拿到的社保待遇比应得工资低,那劳动者就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把差额补上。

具体怎么算这个补足的金额呢?一般是这样的:以劳动者自己的工资作为基数,然后用应缴纳的社保比例减去实际缴纳比例,得到的这个差额,再乘以相应的社保缴费年限等相关因素,就能确定要补足的金额了。

劳动者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商量,让他们补缴费用并且补足差额。要是商量了也没结果,那就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2-09 17:25:30 回复

可以的低保申请范围和条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帮助的权利。其主要对象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期满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在职人员、下岗人员、退休人员中,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和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对于申请对象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保障:虽符合上述保障对象的规定,但家庭日常实际生活消费明显高于其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的。家庭有非生活必需品,如电脑、移动电话、摩托车、汽车和养有宠物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虽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其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经两次以上介绍就业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的。

不包含。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不包括如下几部分:
(1)加班加点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4)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