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和拘留是两种强制措施,不一样的。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再延长2个月,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解答如下,
1、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2、《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1、对方为14-16周岁的犯罪嫌疑人,由于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未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抢劫、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等8种犯罪才能追究刑事责任。此案,司法机关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2、行政责任。超过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当承担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不执行行政拘留。
实践中,这个案子公安机关可以追究他的行政责任,可以决定拘留并处罚款。民事赔偿公安机关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不予处罚,反之处罚。达不成协议的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
3、民事责任。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予以调解,或者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主持公道,依。
为了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制定了《海域使用管理法》。那么,海域使用管理法有哪些具体条款?下面让律图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相关信息吧!
生活中无论是身处什么身份,不论你是学生、上班族还是其他身份,只要你身处这个社会,都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纠纷,当纠纷发生时,一方或双方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发生打架斗殴会怎么处理!
生活中,如果公民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公安机关就会根据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治安处罚,说到治安处罚,大家知道治安处罚的种类有哪些吗,它的相关规定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律图小编下文进行了讲解,供大家阅读。
生活中,如果公民违反了治安管理的规定,公安机关就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惩罚,说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大家对其了解多少呢?小编在下文详细介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