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一般包含这些状况。
首先是防卫过当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啦,就是说在进行防卫的时候,明显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并且给对方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像这样的话,虽然表面上看有杀人的行为,可实际上主观上的恶性没那么大。
其次是基于义愤杀人,也就是被害人本身存在特别重大的过错,这就引发了别人的激愤,然后一气之下把被害人给杀死。就好比说长期被被害人虐待,实在受不了了才实施的杀人行为。
再者,还有帮助他人自杀的情况,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要是经过被害人真心实意的请求,并且自己没有采取那种积极促使对方死亡的行为,那是可以认定为情节较轻的。
最后是在犯罪预备阶段,自己主动放弃了杀人的行为,并且没有给实际造成什么危害后果。
不过,一定要记住,到底是不是认定为情节较轻,得根据具体的案件事实、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综合进行判断,可不能一概而论。
2025-02-03 11:03:01 回复
咨询我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通常包含这些情况哈。
首先是防卫过当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就是说在防卫的时候,明显超过了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必要限度,并且给对方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像这样虽然有了杀人的行为,但其实主观上的恶意相对没那么大,因为主要是为了防卫才导致的这一结果。
其次是基于义愤杀人,也就是被害人本身存在特别重大的过错,这种过错严重到引发了他人的激愤,然后他人一气之下把被害人给杀死了。就好比一个人长期遭受被害人的虐待,实在受不了了才实施的杀人行为,这种情况也会被认定为情节较轻。
再者是帮助他人自杀,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要是经过被害人真心实意的请求,并且自己没有采取那种积极地促使对方死亡的行为,那这种情况也可以被认定为情节较轻。
还有就是在犯罪预备阶段,自己主动放弃了杀人的行为,而且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
不过,到底是不是认定为情节较轻,得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事实、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综合的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2025-02-03 09:11:03 回复
咨询我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通常涵盖以下这些情形。
其一,防卫过当致使他人死亡的情况。这里说的防卫过当,就是在进行正当防卫的时候,明显超出了必要的限度,并且给对方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像这样的话,虽然表面上看有杀人的行为,可实际上当事人的主观恶性是比较小的。
其二,基于义愤而杀人。这指的是被害人自身存在着重大的过错,从而引发了他人的激愤,最终导致被害人被杀死。比如说,一个人长期遭受被害人的虐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实施了杀人行为,这种情况就属于基于义愤杀人。
其三,帮助他人自杀。在特定的条件之下,比如说经被害人真心实意地请求,并且自己也没有采取积极的促使对方死亡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认定为情节较轻的。
其四,在犯罪预备阶段,当事人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并且没有造成任何实际的危害后果。
不过,要特别注意,到底是不是认定为情节较轻,那得根据具体的案件事实、相关的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可不能一概而论。
2025-02-03 07:35:54 回复
咨询我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常见情形如下:
防卫过当致使他人死亡的情况。这种情形中,行为人的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给被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例如,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本应采取适度的防卫措施,但却过度使用武力,导致对方死亡。虽然最终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相较于直接故意杀人,其主观恶性要小很多。
基于义愤而杀人。当被害人存在极为严重的过错,比如长期对行为人进行虐待等,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行为人的身心,从而引发其激愤之情,进而将被害人杀死。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杀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被害人的过错所激发的,其主观恶性与纯粹的故意杀人有所不同。
帮助他人自杀。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经被害人真诚地请求,并且行为人未采取积极的促使死亡的行为,这种帮助行为可被认定为情节较轻。这体现了对被害人意愿的一定尊重,与主动实施杀人行为有本质区别。
处于犯罪预备阶段时,行为人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且未造成任何实际的危害后果。这表明行为人在犯罪的初始阶段就有了悔悟之心,避免了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是否认定为情节较轻,必须依据每个案件的具体事实、所掌握的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2025-02-03 06:3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