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陇南法律咨询 > 陇南公司经营纠纷法律咨询 > 法人与实际控制人签免责可以吗

法人与实际控制人签免责可以吗

黄* 甘肃-陇南 公司经营纠纷咨询 2025.02.03 04:29:11 300人阅读

法人实际控制人签免责可以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陇南律师 公司经营律师 陇南公司经营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在签订免责协议的时候可得小心。

从法律方面来讲,要是这协议的内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并且双方都真心实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那在某些情形下或许是有一定效力的。不过,有几点得特别注意:
其一,这免责的内容可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那些强制性规定哟,要是里面有关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免责条款,那可就是无效的。就像一些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怎么可能通过签个协议就免责。
其二,如果这个免责协议有可能会伤害到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比如说债权人的利益之类的,那很可能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因为法律也要保护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的情况中,对于法人的一些法定责任,像侵权责任这类的,可不能单纯地通过签个免责协议就完全给免除掉。这些法定责任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不能随意就被免责掉。
总之,签订免责协议一定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进行,可别因为协议无效而引发后续一大堆的法律纠纷。要是对具体某个协议的效力有疑问啦,最好还是去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给咱把把关,这样能更稳妥些。

2025-02-03 09:39:01 回复
咨询我

法人和实际控制人在签订免责协议的时候可得小心。

从法律层面来讲,要是这协议的内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并且双方都真心实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那在某些情形下,它可能是会有一定效力的。不过,这里有几个需要留意的地方。
其一,那免责的内容绝对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是里面有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免责条款,那可就是无效的。就像有些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怎么可能通过一个协议来免责。
其二,如果这个免责协议有可能会损害到第三方的合法权益,比如说债权人的利益之类的,那在法律上很可能是不会被认可和支持的。
在实际的情况中,对于法人的一些法定责任,像侵权责任这类的,可不能单纯地通过一个免责协议就完全给免除掉。
总之,签订免责协议一定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进行,可别因为签了个无效的协议,之后就引发一大堆的法律纠纷。要是对具体某个协议的效力有疑问,最好还是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他们给你把把关,这样能更稳妥些。

2025-02-03 09:16:13 回复
咨询我

当法人与实际控制人打算签订免责协议的时候,那可得千万谨慎呐。

从法律层面来讲,要是这协议的内容既符合法律的规定,又能体现出双方真实的意愿,那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或许是会有一定效力的。不过,这里有几个要点得留意。首先,那免责的内容绝对不能跟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抵触,要是里面有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免责条款,那可就是无效的。其次,如果这个免责协议有可能会损害到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像是债权人的利益之类的,那在法律上很可能是不会得到支持的。再者,在实际的情况当中,对于法人的一些法定责任,就像侵权责任这类的,可不能单纯地通过签订免责协议就完全给免除掉。

总而言之,签订免责协议一定要在合法合规的这个大前提之下进行,千万要避免因为协议无效而引发一连串后续的法律纠纷。要是对具体某个协议的效力心里没底,那最好还是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他们给咱把把关,这样才能更安心呐。

2025-02-03 08:10:32 回复
咨询我

法人与实际控制人在签订免责协议时务必保持谨慎态度。

从法律层面来剖析,倘若免责协议的内容严格遵循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在特定情形下或许会具备一定的效力。然而,这里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引起重视:
其一,免责的内容绝对不能抵触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条文。倘若其中包含了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免责条款,那么这类条款是完全无效的。比如,对于一些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无论双方如何约定免责,都不会得到法律的认可。
其二,若此免责协议有可能对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像债权人的利益等情况,那么该协议很可能不会获得法律的支持。因为法律不仅要保护协议双方的权益,也要维护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在实际的场景中,对于法人所应承担的一些法定责任,例如侵权责任等,是无法通过免责协议完全予以免除的。这些法定责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存在的,不能随意通过协议来规避。
总之,签订免责协议必须坚守合法合规的原则,切不可因一时的疏忽而签订无效协议,从而引发后续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倘若对具体协议的效力存在疑虑,最好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2025-02-03 06:25:25 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实际控制人,简言之,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机构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实际控制人并非公司的股东,但实际上其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支配和控制。结合公司法、相关行政法规及文件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为持有上市公司50以上股份的控股股东;
(2)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30以上;第三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4)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第五、中国认定的其他情形。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实际控制人并非公司的股东,但事实上其在公司仍享有权利,而且这种权利往往对公司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法律也赋予了实际控制人相应的义务。从刑法的角度来看,实际控制人可能成为多种犯罪的主体而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二款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能够实际控制上司的那个人,或者叫幕后老板。 公司法涉及的实际控制人主要是两种: 1.公司的的控股股东的控股股东(通过投资关系实际控制); 2.隐名股东(即实际股东、实际出资人、通过代持股权协议实际控制。 实际控制人的规定散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两个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归结而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并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展开更多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公司经营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