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要让婚内协议得到法律认可,需注意这些要点:
1. 内容合法是基础。不能有违背法律法规强制规定的情况,像限制人身自由或者侵害他人权益这类约定,法律肯定不认。
2. 必须体现双方真实意愿。欺诈、胁迫下签的协议没效力,只有双方真心认可、自愿达成的协议,才符合要求。
3. 最好以书面形式呈现。把双方权利义务写清楚,像财产怎么分配(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等)、债务谁来承担等,都要明确。
4. 特殊事项约定有条件。比如子女抚养的婚内协议,不违反公序良俗且双方协商一致能被认可,但离婚诉讼时只是参考因素。
2025-01-30 13:24:02 回复
咨询我
(一)协议内容要合法合规。这意味着协议里不能有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打个比方,要是约定限制一方的人身自由,像规定另一方不能正常外出工作、社交等,或者侵害到其他人合法权益,例如把夫妻共同财产约定给某个与家庭无关的第三人,这样的内容肯定是不会被法律认可的,是无效的。
(二)必须体现双方真实意愿。协议得是夫妻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存在一方欺骗另一方,或者用威胁、逼迫等手段让对方签订协议的情况。比如一方谎称家里有巨额债务,让另一方签订放弃财产的协议,这种就不符合真实意思表示。
(三)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能更清楚地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像财产方面,无论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关于它们的归属、怎么使用、怎么处分等都可以在协议里写清楚;还有债务的承担问题,比如哪些是个人债务,哪些是夫妻共同债务等,都明确下来,这样能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四)特殊事项约定需谨慎。对于一些特殊事项,比如子女抚养问题的婚内协议,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而且是双方自愿协商一致达成的,法律也是可以认可的。不过要注意,这种关于子女抚养的约定在离婚诉讼的时候,只能当作一个参考因素,法院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5-01-30 12:23:30 回复
咨询我
婚内协议要获得法律认可,需满足多方面条件。
1. 内容合法是基础。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像限制人身自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约定均无效。这要求协议内容严格遵循法律边界,确保不出现违法违规条款。
2. 体现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双方应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保障协议是双方内心真实意愿的反映。
3. 采用书面形式为佳。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财产(婚前、婚后财产归属等)、债务承担等内容,以便日后有据可查。
4. 特殊事项约定需谨慎。如子女抚养问题的婚内协议,不违反公序良俗且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可被认可,但离婚诉讼时仅作参考。
建议签订婚内协议时,仔细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有效。
2025-01-30 10:56:1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婚内协议要被法律认可,需内容合法、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最好采用书面形式,特殊事项约定不违反公序良俗且双方自愿协商一致也可能被认可。
法律解析:
1、内容合法是基础。法律具有强制性,婚内协议若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如限制人身自由、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必然无效。因为法律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基本权利。
2、真实意思表示至关重要。欺诈、胁迫下签订的协议,不能反映双方真实意愿,这样的协议无法得到法律支持,以保障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进行约定。
3、书面形式更具保障。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对财产、债务等关键内容作出清晰约定,便于日后遵循和举证。
4、特殊事项如子女抚养约定,虽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认可,但离婚诉讼时仅作参考。毕竟子女抚养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
若对婚内协议相关法律问题仍有疑惑,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协议合法有效。
2025-01-30 09:20:2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内容合法是关键。婚内协议不能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悖,像限制人身自由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这类约定,法律不会认可,因其违背了法律的基本准则。
2. 真实意思表示不可或缺。协议需是双方在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下自愿达成的,这样才能确保协议反映双方真实意愿。
3. 书面形式更为妥当。采用书面形式能清晰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对于财产(婚前、婚后)的归属、使用、处分以及债务承担等内容作出具体约定,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4. 特殊事项约定有限制。如子女抚养问题的婚内协议,虽在不违反公序良俗且双方自愿协商一致时可能被认可,但在离婚诉讼中仅作参考。
提醒:
签订婚内协议时务必注意内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实,如有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30 07:2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