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用人单位在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劳动者无过错时擅自解除劳动合同,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赔偿金。
例如劳动者一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存在任何违反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过错,单位却无故将其辞退,此情况就符合该条。
(2)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无过错且不存在法定合同终止情形,用人单位却终止劳动合同,这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主张劳动赔偿金。
比如合同到期,员工工作表现良好,也没有出现法律规定的合同该终止的情况,单位却不再续约。
(3)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像未提前通知工会等程序就解除合同,这也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要求相应赔偿金。
赔偿金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提醒:
遇到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维护自身权益。
2025-01-29 14:51: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劳动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法律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几种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赔偿金。一是用人单位未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解除合同,且劳动者无法定过错时;二是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无过错且不存在法定合同终止情形,用人单位却终止合同;三是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通知工会等。
关于赔偿金的计算,是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确定。经济补偿则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例如,某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了3年8个月,经济补偿应为4个月工资,若单位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则为8个月工资。劳动赔偿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若你遇到相关情况,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9 14:20:09 回复
咨询我
(一)若遇到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且未协商一致,劳动者要留存相关通知、沟通记录等证据,证明解除行为的违法性,以便后续维权。
(二)当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合同,劳动者可收集自身无过错及不存在终止情形的证据,如工作表现记录等。
(三)针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定程序解除合同,劳动者要关注程序环节,如用人单位是否提前通知工会等,若未履行,可作为违法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在劳动领域,用人单位未经协商一致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
2025-01-29 12:46:31 回复
咨询我
1. 劳动赔偿金用于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情况。若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解约,且劳动者无法定过错,这种行为违反规定,需支付赔偿金。
2.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无过错且无规定终止情形,单位却终止合同,此情形下单位要付赔偿金。
3. 单位解除合同若违反法定程序,如未提前通知工会,也要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二倍,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算,满一年付一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付半月工资。
2025-01-29 11:46:50 回复
咨询我
劳动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与劳动者的合同关系时,就需支付劳动赔偿金。
1. 擅自解除合同情形。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不存在法定过错情形,这种单方面解除合同的行为属于违法,需支付赔偿金。
2. 违法终止合同情形。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若劳动者无过错且无法律规定的合同终止情形,用人单位却终止劳动合同,这是不合法的,应支付赔偿金。
3. 违反法定程序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若未遵循法定程序,比如没有提前通知工会等,同样构成违法,需承担支付赔偿金的责任。
赔偿金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建议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避免支付高额赔偿金。劳动者若遇此类违法情形,要勇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9 10:48: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