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给抚养费是合理且必要的。抚养费是父母法定抚养义务的体现,这保障了孩子生活、教育等基本需求。
1. 抚养费的给付标准是有规定的。有固定收入的,按其月总收入的20% 30%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该比例确定。
2. 但具体数额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要考虑孩子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等。
3. 若双方在抚养费数额等问题上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让法院依法判决。
解决措施:在协商抚养费数额时,双方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秉持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若协商失败,应积极准备证据向法院起诉,法院应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判决。
2025-01-28 13:48:0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法定抚养义务的体现,即使双方各抚养一个孩子,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也需给付抚养费。
2. 对于有固定收入者,通常按其月总收入的20% 30%给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并参照该比例确定。
3. 抚养费数额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综合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
4. 若双方在抚养费数额等问题上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
提醒:
在确定抚养费数额时,要准确评估自己的负担能力和子女的实际需求,若存在争议应及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避免私自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数额。
2025-01-28 12:05:2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通常一人一个小孩,未直接抚养方仍需付抚养费。
法律解析:
1、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法定抚养义务的体现,目的在于保障孩子生活、教育等基本需求。无论父母双方是否各抚养一个孩子,都不能免除未直接抚养方的抚养义务。
2、法律规定有固定收入者,一般按其月总收入的20% 30%给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并参照该比例确定。但数额并非固定不变,还需综合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判断。
3、如果双方对抚养费数额等问题不能协商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在涉及抚养费相关法律事务时,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详细咨询,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025-01-28 10:13:01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是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该明确这是法定的抚养义务,不能逃避给付抚养费。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来准备抚养费数额。如果自己有固定收入,就按照月总收入的20% 30%来计算。比如月收入是5000元,那抚养费大概就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
(二)要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就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可以收集自己收入情况的相关证明,像银行流水、工作合同等,以便准确确定抚养费数额。
(三)在确定抚养费具体数额时,要考虑到子女的实际需要,比如孩子上特殊兴趣班的费用、生病就医的费用等,父母的负担能力,自己除了生活开销还能承担多少抚养费,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当地物价、消费水平高的话,抚养费数额可能也要相应提高。
(四)如果双方对抚养费数额等问题不能协商达成一致,不要争吵或者拖延,应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综合各种因素,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5-01-28 08:18:09 回复
咨询我
1. 一般来说,就算夫妻双方一人抚养一个孩子,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那一方也得给抚养费。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法定抚养责任的一种体现,就是为了确保孩子的生活、教育等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
2. 按照法律规定,如果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固定收入,通常要按照月总收入的20% 30%来支付抚养费。要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这个比例确定抚养费数额。
3. 具体要给多少抚养费,得综合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父母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要是双方在抚养费数额等问题上没办法协商好,那就可以到法院起诉,让法院来依法判决。
2025-01-28 06: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