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当孩子年满18周岁,在离婚案件里,因其已是成年人,一般不会涉及抚养权的判定。此时孩子在法律上有了独立的地位,能对自身事务负责。
2. 从法律层面看,18周岁的孩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都能自主做决定,可独立开展民事活动。
3. 但要是孩子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身体等方面存在问题无法独立生活,父母可能得继续承担部分抚养费用。
4. 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务时,可适当顾及孩子需求和利益,不过这和抚养权判决是两码事。
2025-01-27 13:03:00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满18周岁的孩子,在离婚案件中,一般确实不存在抚养权判决问题。因为从法律角度看,18周岁的孩子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事务独立作出决定,有能力自行安排和处理自己的生活。
(二)但存在特殊情况时,父母仍可能需要承担抚养费用。比如孩子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此时孩子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开销,父母就应当承担相应费用;又或者孩子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像患有严重疾病、残疾等导致无法独立生活,没有能力通过自身劳动获取足够的生活费用,父母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抚养费用。
(三)在离婚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宜中,虽然不存在抚养权判决问题,但还是要适当考虑孩子的需求和利益。比如在分割房产时,如果孩子一直居住在某套房屋中且继续居住更有利于其生活和学习,在分割时可适当倾向于将该房屋分配给直接抚养孩子或者更有利于孩子生活的一方。
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对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给付抚养费的义务,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2025-01-27 12:10:47 回复
咨询我
孩子满18周岁在离婚案件中一般无抚养权判决问题。因为18周岁的孩子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可自行决策。
1. 特殊情况需考虑抚养费用:若孩子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身体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父母双方可能仍需承担抚养费用,以保障孩子基本生活和教育需求。
2. 财产分割考虑孩子利益:在离婚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宜中,可适当顾及孩子需求和利益,但这和抚养权判决性质不同,抚养权针对的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抚养问题。
建议父母在离婚时,就孩子后续可能出现的经济、生活等问题友好协商,达成合理协议,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2025-01-27 11:13:4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孩子满18周岁在离婚案件中通常不存在抚养权判决问题,但在特定情况下父母可能需承担抚养费用,离婚财产分割时可考虑孩子需求和利益。
法律解析:
1、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的孩子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对自身生活、学习、工作等事务可自行决定,所以从法律角度,离婚时一般不会对其抚养权进行判决。
2、若孩子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身体等原因不能独立生活,父母双方仍可能需要承担一定抚养费用,这是保障孩子基本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3、在离婚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宜中,虽会适当考虑孩子的需求和利益,但这和抚养权判决性质不同,主要是从保障孩子生活条件等方面出发。
如果您在离婚案件中遇到涉及成年子女相关的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2025-01-27 09:27:4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对于满18周岁的孩子,在离婚案件中,从法律角度看,因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所以通常不会涉及抚养权判决问题。
2. 特殊情况下,若孩子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身体等客观原因无法独立生活,父母有继续承担抚养费用的可能。比如孩子患有重大疾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父母就需履行相应抚养义务。
3. 在离婚财产分割等相关事务中,应适当考虑孩子需求和利益,比如在分割房产时,若孩子尚无稳定住所,可适当向利于孩子居住的一方倾斜,但这和抚养权的判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
提醒:
若涉及特殊情况需确定抚养费用等问题,因案情可能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27 08:4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