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确定遗产范围是关键。要明确死者财产中哪些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只有这部分才能作为遗产进行分配,比如个人的存款、合法收入购买的房产等。
(2)法定继承有顺序之分。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优先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才参与继承,以此确保继承的有序性。
(3)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一般均等,但存在特殊情况。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被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则可能不分或少分,这体现了法律对不同情况的考量。
提醒:
在处理死者财产分配时,要准确界定遗产范围,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27 10:30:0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死者财产分配要先明确遗产范围为其个人合法财产,无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时按法定继承办,法定继承有先后顺序,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一般均等,但存在特殊情况可多分、少分或不分。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确定死者遗产范围是财产分配的前提,只有个人合法财产才能作为遗产。法定继承中严格区分了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有优先继承权,旨在保障与死者关系最密切的人的权益。而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均等是一般原则,对于生活困难又缺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予以照顾,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鼓励积极履行扶养责任;对有能力扶养却不尽义务的继承人不分或少分,以维护公平和公序良俗。如果您在死者财产分配方面遇到具体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025-01-27 10:22:48 回复
咨询我
(一)确定遗产范围,明确是死者个人合法财产,这是财产分配的前提。要梳理清楚哪些财产属于死者个人,排除不属于其个人的部分。
(二)查看是否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若有,按其规定分配遗产;若无,则按法定继承办理。
(三)法定继承中,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四)同一顺序继承人份额一般均等,但特殊情况可调整,如对生活困难又缺劳动能力的要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能力扶养却不尽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5-01-27 10:17:37 回复
咨询我
1. 死者财产分配,得先搞清楚遗产范围,也就是死者合法拥有的个人财产。要是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那就按法定继承来处理。
2. 法定继承里,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开始继承时,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不参与;没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再继承。
3.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一般均等。但生活困难又缺劳动能力的,分配时要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能力扶养却不尽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
2025-01-27 09:51:44 回复
咨询我
死者财产分配关键在于先明确遗产范围,也就是死者的个人合法财产。在无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时,按法定继承处理。
1. 法定继承人顺序明确。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不参与;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一般均等。不过,对生活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
3. 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时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时应不分或少分。
建议在处理死者财产分配时,要准确认定遗产范围,避免遗漏或误认。同时,各继承人应秉持公平、合理原则,充分考虑特殊情况,协商解决分配问题,减少纠纷。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025-01-27 09:4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