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内蒙古法律咨询 > 呼和浩特法律咨询 > 呼和浩特劳动仲裁法律咨询 > 劳动仲裁过后什么时候执行补偿

劳动仲裁过后什么时候执行补偿

魏** 内蒙古-呼和浩特 劳动仲裁咨询 2025.01.26 09:32:32 331人阅读

劳动仲裁过后什么时候执行补偿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呼和浩特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呼和浩特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生效条件明确。劳动仲裁裁决生效有特定条件,即当事人未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这是后续申请强制执行的前提。
(2)申请执行期限有规定。申请执行期间为二年,根据法律文书不同的履行规定,计算起始时间有所不同,分别从规定履行期间最后一日、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生效之日起算,要准确把握时间节点。
(3)法院执行措施多样。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包括对被执行人存款的查询、冻结、划拨以及对其财产的查封、扣押、拍卖等,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提醒:
申请强制执行要注意期限,避免逾期影响权益,若案情复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1-26 15:54: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一方未按规定履行给付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间有明确规定,法院受理后会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裁决书便生效。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具体计算方式分三种情况:一是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二是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三是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有权根据具体情形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以及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以此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补偿义务。若你在劳动仲裁裁决执行方面遇到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6 15:02:41 回复
咨询我

(一)确认裁决生效:要明确仲裁裁决是否已生效,若对方未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裁决书就生效了。
(二)把握申请执行时间:申请执行期间为二年,按不同情况计算起始时间,如从规定履行期间最后一日、分期履行的最后一期届满日或文书生效日起算。
(三)申请强制执行:向有管辖权法院申请,法院受理后会采取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存款等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025-01-26 13:27:14 回复
咨询我

1.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要是一方没按规定期限给钱,另一方就能找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 通常,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在收到裁决书15天内没向法院起诉,裁决书就生效了。申请执行期限是2年,按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算;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届满日算;没规定履行期的,从生效日算。

3. 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视情况采取措施,像查存款、冻账户、划钱款,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让被执行人履行补偿义务。

2025-01-26 12:05:58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一方不履行给付义务,另一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

1. 明确裁决生效时间: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未向法院起诉,裁决书便生效。这是确定能否申请强制执行的关键时间节点,当事人需准确把握。
2. 清楚申请执行期间:申请执行期限为二年。若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间,从最后一日起算;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生效之日起算。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申请,避免逾期丧失权益。
3. 了解法院执行措施:法院受理后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包括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被执行人应积极履行义务,否则将面临财产被处置的后果。

建议当事人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裁决书、生效证明等。申请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以提高执行效率。

2025-01-26 10:56:59 回复

  对于国内仲裁裁决,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所谓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是指仲裁裁决作出后,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后,对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裁决依法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以自动履行为基本方式,只有在败诉方不自动履行的情况下,胜诉方才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我国仲裁是一裁终局,如果仲裁有错误,没有别的补救办法,败诉方的正当权益就无法保障。因此仲裁排斥法院管辖权的原则与公平合理解决纠纷的原则就出现了冲突,而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法律规定,则是一种有效的救济措施,它是针对已被一方当事人作为执行根据的仲裁裁决进行司法监督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和仲裁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被执行人提出的证据,应从以下几方面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仲裁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依据是双方当事人表示将争议提交仲裁的约定,因此,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行使仲裁管辖权的法律依据。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争议发生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那么仲裁机构也就无权受理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由此作出的仲裁裁决当然不能予以执行。
  
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

《执行担保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确立了执行担保期间这一全新的制度。这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民事诉讼法解释第四百六十九条曾经规定过担保期限,但因其内涵与担保法的保证期间明显不同,实践中常常引发误解;另一方面,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能没有约束,如果申请执行人长期不主张权利,既会对担保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还存在利用执行担保使担保人财产被长期查封,进而规避担保人的债权人求偿的可能。
最终,本司法解释规定,申请执行人应当在担保期间内对担保人主张权利,否则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将得以免除。根据《民诉法》及《民诉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执行担保应当具备的要件:第
一,担保人要向执行法院而不是向对方当事人提供担保;第
二,该执行担保不但要取得申请执行人的同意,还应得到执行法院的批准;第
三,如提供财产担保,还应参照物权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执行和解协议中符合上述要件的担保行为可被认定为执行担保,担保人应受有关执行担保法律规定的约束,申请人可直接申请执行该担保人的财产。

可以异地申请执行 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法院,如果15日内双方未上诉,裁决书生效后,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去单位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可以当当地的人民法院的执行庭去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时间大概6个月。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书
7051人阅读

发生劳动争议进行劳动仲裁去解决问题,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但这并不代表仲裁的结果是双方满意的,当你不服仲裁结果,即可在有效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了解一下吧!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56284人阅读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国家的一项利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百姓的医疗费用,那么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呢,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手术能报多少呢,快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102853人阅读

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突发的意外事故,是员工和企业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故。安全事故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标准,不同标准的赔偿是不一样的。那么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和依据到底是怎样的呢?又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安全事故等级
91361人阅读

工厂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要立即抢救伤员,并且上报给相应的部门,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就会派专人来对该次安全事故进行等级评定,看一下属于哪一种等级,那么大家知道安全事故等级该如何划分吗?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安全事故
62000人阅读

我们都知道,上班的时候安全第一,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在工厂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频繁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工厂的管理者就要对劳动者进行赔偿,那么大家知道安全事故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吗?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