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没有签劳动合同也能要到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获得工资的权益。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便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理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即便未签合同,只要劳动者实际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相应工资。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劳动者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若协商无果,就需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比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以及工资支付记录等,然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满意,还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劳动者因为担心没有劳动合同就无法要回工资,从而放弃维权,这是不正确的。劳动者要勇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在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不太清楚,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2025-01-24 11:57:03 回复
咨询我
1. 没签劳动合同也能拿到工资。从法律角度讲,用人单位从用工那天起,就和劳动者有了劳动关系,本就该签书面合同。哪怕没签,只要劳动者干活了,单位就得给工资。
2. 劳动者可以先和单位商量,让单位给工资。要是商量没用,就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东西,像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去法院起诉。通过这些正规办法,劳动者很有机会要到工资。
2025-01-24 11:00:23 回复
咨询我
没签劳动合同确实能要到工资。这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便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理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便未签,只要劳动者实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需支付相应工资。
1.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通过友好沟通争取解决问题,这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2. 申请仲裁:若协商无果,劳动者要收集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像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工资支付记录等,然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借助仲裁机构的力量维护权益。
3. 提起诉讼: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按法定程序行事,如此便有较大机会拿到应得工资。
2025-01-24 09:07:3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劳动关系确立不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就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即便未签合同,只要实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就需支付工资。
(2)协商是首选途径。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尝试和平解决问题。
(3)证据收集很关键。若协商无果,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4)仲裁与诉讼是后续保障。收集证据后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还能向法院起诉。
提醒:
未签劳动合同索要工资时,证据收集要全面、真实,不同案情证据重点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1-24 08:16:02 回复
咨询我
(一)尝试协商解决。劳动者可先和用人单位友好沟通,清晰表明自己的诉求,要求其支付相应工资,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收集证据申请仲裁。若协商无果,就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然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借助仲裁机构的力量来维护自身权益。
(三)不服仲裁可起诉。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进一步争取自己应得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2025-01-24 06:5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