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在我国法律中已无“临时工”概念,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权益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辞退“临时工”,有法定过错情形可依法解除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无正当理由辞退属违法解除,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相应赔偿金。
法律解析:
我国法律明确,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劳动者权益就受保障,不存在所谓“临时工”的特殊区分。当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时,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若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过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而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若不要求或不能继续履行,用人单位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具体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4 11:30:01 回复
咨询我
1. 我国法律已不再有“临时工”这个明确说法,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就受法律保障。
2. 用人单位辞退所谓“临时工”时,若劳动者有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过错,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不用给经济补偿。
3. 若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属违法解除。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若不要求或不能继续履行,单位要按经济补偿标准二倍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付一月工资。
2025-01-24 11:01:31 回复
咨询我
在我国法律中,“临时工”这一概念已不明确,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劳动者权益便受法律保障。
1. 因法定过错辞退。若“临时工”存在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基于劳动者自身行为对单位造成损害或违反规定,单位行使合法解除权。
2. 无正当理由辞退。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临时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若不要求或不能继续履行,单位应按经济补偿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建议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务必明确辞退原因,遵循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辞退带来的法律风险。劳动者也应了解自身权益,在权益受损时依法维权。
2025-01-24 09:28:35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临时工”概念在现行法律里已不存在,只要劳动关系确立,劳动者权益便受法律保障。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平等保护的原则,不论工作形式如何,都享有法定权益。
(2)当用人单位辞退“临时工”,要依据辞退缘由判定是否合法。若劳动者有严重违规、失职等法定过错,单位解除合同无需支付补偿,这是对用人单位正常管理秩序的维护。
(3)若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有两种选择,一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二是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提醒:
劳动者遇单位辞退情况,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明确辞退原因,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维护自身权益。
2025-01-24 09:16:32 回复
咨询我
(一)明确辞退原因很关键。若“临时工”存在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过错情形,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用给经济补偿。比如员工多次无故旷工,严重违反考勤制度,单位可辞退并不支付补偿。
(二)若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临时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若不想继续履行或不能继续履行,单位要按经济补偿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5-01-24 07:5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