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未缴纳社保申请仲裁时,赔偿计算方式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涉及养老金、医疗费用、失业保险金损失及经济补偿金等方面的计算。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单位未缴社保致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参照当地同类型人员正常参保后应得养老金数额,按养老金损失标准赔偿。对于医疗保险待遇损失,劳动者就医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由单位按医保报销标准赔偿。涉及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时,按劳动者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及标准计算,单位支付相应损失。另外,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若遇到未缴纳社保申请仲裁且对赔偿计算存在疑问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3 14:36:02 回复
咨询我
1. 未缴社保申请仲裁时,赔偿计算得看具体情况。若单位没缴社保使劳动者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单位要按养老金损失标准赔,一般参照当地同类人员正常参保后应得养老金数额算。
2. 医疗保险待遇损失方面,劳动者因病就医,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单位得担责赔偿,按医保报销标准算金额。
3.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按劳动者应享受的期限和标准算,单位支付相应损失。
4. 单位未依法缴社保,劳动者因此解除合同,单位要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
2025-01-23 13:39:40 回复
咨询我
未缴纳社保申请仲裁时,赔偿计算方式的确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1. 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赔偿:单位未缴社保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要按劳动者养老金损失标准赔偿。通常参照当地同类型人员正常参保后应得养老金数额来计算,以确保劳动者应得利益得到合理补偿。
2. 医疗保险待遇损失赔偿:劳动者因病就医,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因单位未缴社保无法报销的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按医保报销标准计算,保障劳动者医疗费用得到合理分担。
3.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赔偿:涉及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时,依据劳动者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及标准计算赔偿金额,单位需支付相应损失。
4. 经济补偿金支付:单位未依法缴社保,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执行。
建议劳动者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就医凭证等,便于在仲裁时准确计算赔偿金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3 11:52:4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赔偿:单位未缴社保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用人单位要按劳动者养老金损失标准赔偿,参照当地同类型人员正常参保后应得养老金数额计算。
(2)医疗保险待遇损失赔偿:劳动者因病就医,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按医保报销标准算赔偿金额。
(3)失业保险待遇损失赔偿:按劳动者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及标准,计算单位应支付的失业保险金损失赔偿金额。
(4)经济补偿金:单位未依法缴社保,劳动者以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提醒:
未缴纳社保申请仲裁赔偿计算复杂,具体案情不同计算方式和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23 10:45:27 回复
咨询我
(一)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赔偿:若单位未缴社保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养老金损失标准赔偿,参照当地同类型人员正常参保后应得养老金数额计算。
(二)医疗保险待遇损失赔偿:劳动者因病就医,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按医保报销标准承担赔偿责任。
(三)失业保险待遇损失赔偿:按劳动者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及标准,由单位支付相应损失。
(四)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因单位未依法缴社保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侵害了劳动者权益,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025-01-23 09:2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