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律依据明确。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没签合同但交了社保的情形下,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付二倍工资。此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2)计算方式清晰。二倍工资起算时间为用工满一个月次日,截止于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前一日,最多主张11个月差额。如入职3个月未签合同,可主张2个月差额。
(3)特殊情况除外。若因劳动者自身原因,如拒绝签订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劳动者应注意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提醒:
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要注意证据收集,不同案情处理方式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23 14:36:0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没签合同但交了社保的情况下,一般可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赔偿,但因劳动者自身原因导致未签合同的除外。
法律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计算赔偿时,起算时间是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到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多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差额。例如入职3个月未签合同,可主张2个月的二倍工资差额。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为了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若因劳动者自身原因,如拒绝签订合同等,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同时,劳动者要注意收集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像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在实际生活中,劳动纠纷情况往往较为复杂,若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1-23 12:41:05 回复
咨询我
(一)确认入职时间,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你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可主张二倍工资差额赔偿,最多可主张11个月,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二)判断未签合同原因,若因自身原因拒绝签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三)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像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便于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5-01-23 10:51:16 回复
咨询我
1. 若没签合同但交了社保,可主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赔偿。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用工超一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就得每月给劳动者付二倍工资。
2. 计算赔偿时,起算从用工满一月次日始,截止到补订合同前一日,最多主张11个月差额。如入职3个月未签,可主张2个月差额。
3. 因劳动者自身原因不签合同,单位不用付差额。要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证据护权益。
2025-01-23 09:42:19 回复
咨询我
没签合同但交了社保的情况下,劳动者确实可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赔偿。
1. 法律依据明确。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这为劳动者主张赔偿提供了有力支撑。
2. 赔偿计算有标准。支付二倍工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到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多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差额。如入职3个月未签合同,可主张2个月差额。
3. 特殊情况需注意。若因劳动者自身原因,如拒绝签订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为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要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用人单位也应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若产生纠纷,双方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
2025-01-23 07:4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