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认定工伤后停工留薪期相关规定明确且重要。一是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待遇通常指受伤前正常出勤时应享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不包含加班工资,保障职工受伤期间基本生活及权益。二是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伤情或情况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且延长不超12个月,兼顾伤情与企业负担。三是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改享伤残待遇,期满仍需治疗则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建议单位严格按规定支付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职工应积极配合鉴定等流程,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2025-01-20 20:06:02 回复
咨询我
1. 认定工伤后进入停工留薪期,这段时间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会改变,由所在单位按月发放。这里说的原工资福利,通常是职工受伤前正常上班时能拿到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不过加班工资不算在内。我曾见过有的职工对这部分不太清楚,单位解释后才明白。
2. 停工留薪期一般最多12个月。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不过延长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
3. 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原来的待遇就停发了,要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还需要治疗的,能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025-01-20 19:19:54 回复
咨询我
(一)关于“原工资福利待遇”的具体理解:
职工在认定工伤后,停工留薪期内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受伤前正常出勤时应得的各项收入。其中包括工资,这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基本部分;奖金是对职工工作表现优秀等情况给予的额外奖励;津贴是为了补偿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工作的额外付出,比如高温津贴等;补贴则是为了保障职工生活等给予的补助,像住房补贴等。但要注意,加班工资不包含在原工资福利待遇里,因为加班并非正常出勤的常规状态。
(二)停工留薪期的时长规定:
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如果职工的伤情比较严重或者存在特殊情况,比如遭受了严重的骨折且恢复缓慢等,需要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才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不过延长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停工留薪期结束后的待遇变化:
当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就会停发原工资福利待遇,然后按照相关规定开始享受伤残待遇。例如伤残津贴等,具体待遇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四)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情况:
要是在停工留薪期满后,职工仍然需要治疗的,其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相关的医疗费用等还是可以按照工伤的规定进行报销和处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025-01-20 18:13:2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认定工伤后,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不含加班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不超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期满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解析:
1、原工资福利待遇是职工受伤前正常出勤应享受的,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加班工资不包含在内,这是为保障职工受伤期间基本生活及合理收入,同时排除不合理的加班收入部分。
2、停工留薪期有时间限制,一般12个月,特殊情况经设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最长再延12个月,是为合理确定职工恢复期限及保障单位权益。
3、评定伤残等级后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期满仍需治疗则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保障职工后续治疗需求。
若你对工伤停工留薪期相关待遇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或我进一步咨询。
2025-01-20 17:55:1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关于“原工资福利待遇”:明确是职工受伤前正常出勤时应享有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排除加班工资。这保障了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基本生活和权益,使其收入不受工伤影响,但加班这种额外付出所得报酬不计入。
2. 停工留薪期时长: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且延长不超12个月,这是对治疗和恢复期限的合理界定。
3. 后续待遇衔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转享伤残待遇;期满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确保工伤职工治疗和生活有保障。
提醒:
职工应注意保留相关医疗及工作证明材料,若对停工留薪期时长等有异议,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1-20 17:2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