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协议书的生效需满足多方面条件,要综合考量。
1. 主体适格:协议双方须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在神志清醒状态下,能清晰认知自身行为及后果,此时签订协议通常有效;而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缺乏相应能力时签订的协议,效力可能存疑。
2. 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愿体现,欺诈、胁迫下签订的协议违背当事人本意,不具法律效力。
3. 内容合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的协议,像买卖毒品协议,必然无效。
4. 形式要件:书面协议一般签字或盖章生效,特殊协议可能需公证等特定形式。
建议签订协议前,双方应确保自身符合主体要求,真实表达意愿,协议内容合法,并按规定完成形式要件。
2025-01-20 15:48:01 回复
咨询我
关于协议书的法律效力,要从多方面综合考量:
1. 签约主体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像正常的成年人,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签订协议,这是基础条件。因为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对协议内容有正确认知和判断。
2. 协议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双方意愿。不存在一方欺骗、强迫另一方的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协议是双方真心想达成的约定。
3. 协议内容不能触碰法律红线,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涉及毒品交易的协议,肯定是无效的。
4. 书面协议通常签字或盖章后生效,但某些特殊协议可能还需公证等特定形式要件。总之,判断协议生效要综合各因素。
2025-01-20 15:16:05 回复
咨询我
(一)关于协议双方的民事行为能力:
要确保签订协议的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来说,成年人在神志清醒、能够清晰认知自己行为后果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其行为是有效的。对于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协议内容须是真实意思表示:
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一方欺诈、胁迫另一方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比如,一方通过欺骗手段让另一方签订对自己不利的协议,这种协议在法律上是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的。
(三)协议内容不得违法违规及违背公序良俗:
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像买卖毒品、人口等严重违法的协议,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同时,一些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比如以违法或者违背道德的方式约定利益分配等,也是不被法律认可的。
(四)协议的形式要件:
如果协议是书面形式,通常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后就可以生效。但有些特殊协议可能还需要满足特定的形式要件,例如某些涉及重大财产处分或者需要特定公示的协议,可能需要进行公证等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5-01-20 14:51:1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协议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在法律上生效,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不能简单定论。
法律解析:
1、主体适格是关键。协议双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像成年人在神志清醒时签订协议才符合要求,未成年人或精神状态不佳、无法辨认自身行为的成年人签订的协议,效力可能存在问题。
2、意思表示要真实。协议内容需是双方真实意愿体现,欺诈、胁迫等情形下签订的协议无效,这是为了保障双方的真实意愿和合法权益。
3、内容合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如买卖毒品协议因违法而无效。
4、形式要件需注意。书面协议一般签字或盖章后生效,但某些特殊协议可能还需公证等特定形式。若对协议书的效力判断存在疑惑,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2025-01-20 13:02:1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民事行为能力是关键。协议双方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在不具备相应能力时签订的协议,效力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未成年人进行大额财产交易签订的协议,可能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2. 真实意思表示不可少。任何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签订的协议,是可撤销的。比如一方隐瞒重要事实诱使另一方签订购买伪劣产品的协议。
3. 合法合规及公序良俗要遵守。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必然无效,像约定从事非法活动的协议。
4. 形式要件需注意。书面协议一般签字或盖章生效,但部分特殊协议需公证等特定形式。
提醒:
签订协议书时要确保自身及对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内容真实合法,且注意特殊协议的形式要求,避免协议无效。
2025-01-20 12:5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