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协议离婚后一方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对方申请强制执行且情节严重的,就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在执行程序中,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即“老赖名单”,其在征信等方面会受到限制。这是为了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3、若仅是一时疏忽未能履行义务,经催告后及时履行的,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老赖”。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应及时与对方沟通,说明情况并尽快履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义务,要是对方申请强制执行,而这方有能力却不履行,那就可能成“老赖”。法律规定,对法院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执行时,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名单”,在征信等方面会受限。不过要是只是一时疏忽没履行,被催了之后赶紧履行,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老赖”。
总之,到底会不会成“老赖”,得看不履行义务的具体情形和后续处理。
法律分析:
协议离婚后一方不履行义务,若具备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就可能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执行过程中,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仅一时疏忽未履行,经催告后及时履行的,通常不构成“老赖”。
提醒:
协议离婚后要重视各自的义务,及时履行。若可能出现履行困难,应与对方积极沟通协商,避免因疏忽或故意不履行而被认定为“老赖”,影响自身征信等。若已被纳入失信名单,应尽快履行义务,争取解除限制。不同情况的案情处理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进一步分析。
结论:
协议离婚后一方不履行义务,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可能被认定为“老赖”,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执行中不履行义务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时疏忽经催告后及时履行一般不被认定为“老赖”。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裁定后,当事人有义务执行。如果一方有能力执行却故意拒不执行,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对方的合法权益。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将面临刑事处罚。而在执行程序中,一旦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在高消费、贷款、出行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这对其生活和经营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如果只是因为一时疏忽导致未能及时履行义务,在法院催告后能够及时履行,这种情况通常不会被认定为“老赖”,不会对其生活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如果您在协议离婚后遇到一方不履行义务的情况,建议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有相关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