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对于与精神有问题的人签订合同的情况,如果怀疑对方在签订合同时可能处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状态,首先要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例如,可以寻找当时在场的证人,看他们是否能证明签订合同时对方表现出明显的精神异常、无法正常理解合同内容等情况。同时,如果有监控录像等视听资料,也要及时保存,这些证据可能在后续确定合同是否有效时起到关键作用。
(二)如果是与有精神问题但签订合同时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签订合同,要明确合同中的条款,特别是关于撤销权等特殊情况的规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的法定代理人可能会行使撤销权,要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了解对方的想法,尽量避免因为合同撤销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自己也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下自己的权益和应对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表明对于精神有问题的人,其民事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他们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上述建议也是基于此法律规定提出的。
2025-01-12 12:21:01 回复
咨询我
1. 精神病人签合同成不成立得看具体情况。
2. 要是签合同的时候,精神病人都认不清自己在干啥,那合同就是无效的,毕竟他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3. 要是签合同的时候,虽然有精神问题,可还能认清自己的行为,那合同一般是成立的。不过,后面可能会出现撤销合同的情况,像他的法定代理人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这种。
4. 所以,不能简单说精神病人签的合同肯定成立或者不成立,得根据他的具体精神状态和相关法律规定去判断。
2025-01-12 10:49:5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当精神病人在签订合同时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合同不成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无法作出有效的合同订立行为。
2. 若精神病人在签订合同时能辨认自己行为,合同成立。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合同就毫无问题,其法定代理人可能在一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这是为了保护精神病人的权益。所以,对于精神有问题的人签订的合同,需要深入探究其签订合同时的精神状态,再依据法律规定判断合同是否成立或是否可被撤销。
提醒:
在涉及精神有问题的人签订合同的情况时,要谨慎判断其当时的精神状态,如有疑问最好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1-12 09:18:1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精神有问题的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成立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其签订合同时的精神状态及相关法律规定判断。
法律解析:
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精神病人在签订合同时处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状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无效。这是因为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以理解合同内容、承担合同责任。
2. 当精神病人虽有精神问题但签订合同时能辨认自己行为,合同一般成立。不过,由于其精神状况特殊,法律赋予其法定代理人一定期限内的撤销权。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交易安全与保护特殊人群权益之间的平衡。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与精神病人签订合同相关的问题,或者想要更深入了解其中的法律细节,建议向专业的法律人士咨询。
2025-01-12 08:06:30 回复
咨询我
精神病人签订合同的成立与否不能一概而论。从法律角度看,当精神病人签合同时处于无法辨认自身行为的状态,由于缺乏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无效的。而若签合同时虽有精神问题却能辨认自身行为,合同通常成立,不过后续可能面临法定代理人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而撤销合同的情况。
解决措施和建议:对于与精神病人签订合同的一方,签订前应尽量确定对方精神状态是否能辨认自己行为,可通过其家属等了解。若不确定,可要求其法定代理人在场。对于精神病人一方,其法定代理人应妥善监管,避免在不适当状态下签订合同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025-01-12 06:2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