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明确原工资福利待遇的确定方式
在工伤期间,职工的工资待遇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实践中,一般参照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确定。这样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职工正常工作时的收入水平。
(二)了解停工留薪期的相关规定
职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有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通常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不过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三)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工资的应对措施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原工资发放,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心平气和地和单位说明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其按照规定发放工资。若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准备好相关的工伤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等材料,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025-01-12 11:18:00 回复
咨询我
关于工伤期间职工工资待遇相关问题,有以下几点说明:
1. 工伤期间,职工工资待遇通常按原工资福利发放。实际操作中,一般参照职工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原工资福利待遇。
2.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职工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不变,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等特殊情况,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但不超12个月。
3. 若用人单位未按原工资发放,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
2025-01-12 11:00: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工资待遇标准:工伤期间职工工资待遇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实践中常参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保障职工工伤期间生活及经济权益。
2. 停工留薪期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伤情或情况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延长不超12个月,明确了合理的治疗休养时间范围。
3. 支付责任主体: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强调单位保障职工权益的责任。
4. 权益维护途径:若单位未按原工资发放,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
提醒:
职工要注意保留相关工伤及工资发放记录,若遇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工资,应及时采取合法途径维权。
2025-01-12 09:19:4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工伤期间职工工资待遇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实践中常参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劳动者可通过协商、仲裁等途径维权。
法律解析:
1、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这保障了职工工伤期间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使其不因受伤而遭受经济损失。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但不得超12个月,明确了停工留薪的时间界限。
3、若用人单位未按原工资发放,就侵害了职工权益。此时,劳动者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1-12 09:05:28 回复
咨询我
工伤期间职工工资待遇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实践中常参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
1. 法律规定明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等特殊情况经鉴定可延长,但不超12个月。
2. 权益受侵应对:若用人单位未按原工资发放,这损害了职工权益。
3. 解决措施建议:职工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以和平友好方式解决问题;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途径,凭借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伤认定材料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应得工资待遇得以保障。
2025-01-12 07:4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