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陕西法律咨询 > 咸阳法律咨询 > 咸阳交通肇事法律咨询 >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么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么

任* 陕西-咸阳 交通肇事咨询 2025.01.04 10:55:33 420人阅读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构成犯罪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咸阳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咸阳交通事故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 开着机动车肇事之后逃跑构成犯罪。肇事逃逸是指遇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处罚更严重,要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性质严重,既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受刑事处罚。

3.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停车保护现场,救助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不能逃跑,否则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2025-01-04 16:15:02 回复
咨询我

开机动车出了事故然后逃跑这种行为是犯罪的。所谓肇事逃逸,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了躲避法律的追究就跑掉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来讲,要是交通肇事之后逃跑了,或者还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就要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要是因为逃跑导致别人死亡了,那就要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这就说明肇事逃逸这种行为性质特别严重,不光得对交通事故本身负责,得给人家民事赔偿,还很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因此,一旦遇到交通事故,必须马上停车,把现场保护好,赶紧去救助受伤的人,并且要向公安机关报告,绝对不能逃跑,要是跑了的话,就会面临很严重的法律后果。

2025-01-04 15:07:21 回复
咨询我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可是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躲避法律的追究,就选择逃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来讲,要是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还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就要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要是因为逃逸导致他人死亡了,那处罚就得是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这就足以说明肇事逃逸这种行为的性质那是相当严重的,不但得对交通事故本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可能遭受到刑事处罚。所以,一旦遇到交通事故,必须得立刻停车,好好保护现场,赶紧救助受伤的人,并且要向公安机关报告,绝对不能逃逸,要是逃逸了,那等待你的可就是严重的法律后果。

2025-01-04 13:38:24 回复
咨询我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这种行为是构成犯罪的。

什么是肇事逃逸呢?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遭遇交通事故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选择逃跑的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1. 若交通肇事后逃跑,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 若因逃跑导致他人死亡,处罚更为严重,需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这清楚地表明了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特别严重,肇事逃逸者不仅要对交通事故本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可能遭受刑事处罚。

所以,一旦遇到交通事故,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马上停车;
2. 保护好现场;
3. 赶紧救助受伤人员;
4. 向公安机关报告。

切不可逃跑,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2025-01-04 12:41:34 回复
咨询我

驾驶机动车肇事逃逸属于犯罪行为。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使他人死亡的,则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充分体现出肇事逃逸性质的严重性,肇事者既要承担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遭受刑事处罚。
1. 肇事者应明确知晓肇事逃逸的严重后果,这是最基本的。
2. 若发生交通事故,务必马上停车,保护好现场。
3. 要及时救助伤者,绝不能拖延。
4. 尽快向公安机关报告情况,积极配合处理。

2025-01-04 11:06:59 回复

交通肇事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重新考取驾驶证。
交通肇事后逃逸,构成犯罪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针对本案事实,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主要理由是:张某交通肇事后,没有逃离现场,而是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并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这说明张某没有逃逸的故意,从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出发,不宜认定为逃逸。
1、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来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可见,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构成交通肇事罪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一,该行为必须构成基本罪即交通肇事罪,符合《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和第二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
一,具备交通肇事罪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这是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如仅仅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达不到犯罪的程度,不符合犯罪的构成特征,也就构不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本案中,张某交通肇事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的后果,显然已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二,“逃逸”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是一种明知要被追究责任而逃跑的故意的心态。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在“逃逸”时,其罪过形态则只能是故意,明知要被追究责任而逃跑。

三,行为人具体实施了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只要行为人逃离事故现场,至于具体是回家或逃往外地,均不影响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要行为人明知要被追究责任而逃避追究离开了事故现场的行为均为“逃逸”。结合本案,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他虽然履行了个别救助义务,保护了现场,似乎与一般的交通肇事后立即逃逸不同,但从整个案情和张某的主观目的来看,其离开现场,长时间杳无音讯,其主观上仍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客观上也实施了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适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段“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量刑情节,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角度来看。“逃逸”不能传统地理解为离开事故现场,逃避法律追究,应作深入理解。
本案被告人交通肇事后虽未离开现场,但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为给被害人的造成伤害应负法律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协助交警勘察事故现场后弃车逃离现场,且外逃多年,无视受害人的损失,这显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从刑事立法的本意和目的来说,刑法的任务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而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对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就应该严惩。本案被告人张某交通肇事后,无视被害人的损失和法律的存在,在公安机关下达拘留手续仍外逃多年,给受害人的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理应受到惩罚。

二,综合整个案情,张某明知自己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而长期在外,逃避法律追究,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可见,张某完全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离开,确实是故意逃逸。

三,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逃逸”,更能有效地遏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现象发生,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一种警示。
同时,也能唤起交通事故行为人的良知,维护社会的和谐问题,真正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从客观上,造成交通事故后在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救治后,之后又拒绝接受调查,逃避公安机关寻找的,应认定其具有逃逸情节,将会被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3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因此,根据以上规定,只有在构成交通肇事基本犯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才属于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
肇事人是否积极履行救助义务是认定逃逸情节的本质要件,肇事人是否立即投案是认定逃逸情节的形式要件。因此,在交通肇事后,行为人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与立即投案均是接受法律追究的表现形式,两者具有内在联系,缺一不可。
所以说,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提供救助是应尽的义务,接受有关机关调查也是必须做的,两者从根本上没有包含关系。不是只要自己尽了救助义务后,被救助的人没怎么样了,自己一走了之就可以没事了。这种情况下仍然会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不能抵销逃逸情节。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量刑
28558人阅读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人坦然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敢于承担后果,也有人选择逃逸,企图逃避罪责,那么交通肇事罪的定义究竟是怎样的呢,那么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罪量刑细则规定有哪些呢,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酒驾和逃逸
35866人阅读

近几年交通事故中的酒驾、醉驾的违法行为收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酒驾后发生事故后逃逸会受到什么惩罚呢,那么酒驾逃逸怎么处理,酒驾撞车逃逸怎么处罚,逃逸3天后怎么认定酒驾?以及醉酒驾驶肇事逃逸量刑规定有哪些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快来了解一下吧!

轻微肇事逃逸处罚
67614人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这种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那么轻微肇事逃逸是如何处罚的呢,律图轻微肇事逃逸处罚百科栏目,为你解读轻微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有哪些,来了解一下吧!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22569人阅读

汽车的普及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拥有两辆汽车的也不在少数,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越来越多,这也就增大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某些人害怕承担责任而选择逃逸,那么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呢,来了解一下吧!

意外事故
270433人阅读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突然发生。人们对意外事故可能十分熟悉,但是对具体的意外事故包括哪些内容,意外事故的分类是怎样的等相关知识却很少知道,接下来,将为您详细介绍。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