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离婚之时,财产分割得先行一步,而后才可办理离婚证。《民法典》有明确规定,夫妻共同财产需由双方共同商议处理;若商议不成,那就得交由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实际状况,依照照顾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来作出判决。倘若先把离婚证给办了,接着再去分割财产,那可就容易引发一大堆的纠纷,像是财产的归属难以确定,或者一方偷偷地把财产给转移走等情况。不过,在某些特别的情形之下,就像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对财产分割也没有任何争议,那么是可以先把离婚证给办了,然后再另外签订一份财产分割协议的。但这种做法可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所以,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最好是能够把财产分割的事宜给明确清楚,这样就能有效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025-01-01 08:21:04 回复
咨询我
离婚时通常先分割财产再办离婚证更为妥当。《民法典》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则由法院按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结合财产具体情况判决。
1. 先办离婚证再分财产易引发纠纷。比如财产归属认定会变得困难,实践中可能因时间推移、证据缺失等,导致难以确定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 还可能出现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另一方权益难以保障。
3. 虽特殊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且对财产分割无争议可先办离婚证再签协议,但有风险。
建议在办离婚手续前,双方充分沟通协商,明确财产分割事宜,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防止后续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025-01-01 06:30:12 回复
咨询我
离婚的时候,通常得先把财产给分割好了,然后再去办理离婚证。《民法典》有规定,夫妻共同的财产得由双方一起商量着处理。要是商量不拢,那就得让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实际情况,按照照顾孩子、女方以及没过错那一方的权益的原则来判决。要是先把离婚证给办了,之后再去分割财产,那可容易惹出好多纠纷,像财产到底归谁这类认定就会变得困难,还有可能会有一方偷偷把财产给转移走。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要是双方都商量好了,并且对财产分割也没什么争议,那也可以先把离婚证办了,然后再另外签订一份财产分割的协议。但这种做法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最好能把财产分割的事儿给弄清楚,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025-01-01 04:42:09 回复
咨询我
1. 离婚一般要先分割财产再办离婚证。按《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
若协商不成,法院会依财产情况,按照顾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原则判决。
2. 若先办离婚证再分割财产,易引发诸多纠纷,如财产归属难认定,还可能出现财产转移情况。
3. 特殊情况下,双方协商好且对财产分割无争议,可先办离婚证再签财产分割协议,但此方式不保险。
4. 建议办理离婚手续前理清财产分割事宜,避免法律纠纷和后续麻烦。
2025-01-01 04:13:08 回复
咨询我
离婚时,通常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先分割好财产。
2. 再办理离婚证。
《民法典》规定,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应按如下方式处理:
1. 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处理。
2. 若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实际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若先办理离婚证,之后再分割财产,容易引发诸多麻烦,主要包括:
1. 财产归属难以认定。
2. 可能出现一方偷偷转移财产的情况。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且对财产分割无争议时,可以先办理离婚证,再另行签订财产分割协议。但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
因此,在办理离婚手续前,最好明确财产分割事宜,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025-01-01 02: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