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公司注销后,一般情况下其主体资格消失,难以直接追究其责任。但如存在违法注销行为,如欺诈性注销、恶意逃避债务等,因其侵害了债权人利益,法律规定可突破注销的限制,追究股东等相关主体的责任,以维护公平正义和债权人合法权益。
提醒:
公司注销时务必确保程序合法、债务清理干净,避免因违法注销而面临后续的法律责任追究。若对公司注销后的责任问题存在疑虑,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4-12-31 12:06:01 回复
咨询我
公司注销后一般不追究责任,但存在特定情况可追责。
公司按合法程序注销且清理完事务,通常不追究;若注销中有欺诈等违法行,债权人可诉股东等担责,因股东对公司债务有连带责任。
解决措施及建议:
在公司注销前,应确保债务清理彻底,避免遗留问题。若发现公司有违法注销行为,债权人应及时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股东等相关主体责任。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公司注销过程的监管,防止违法注销行为的发生,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债权人合法权益。
2024-12-31 11:19:53 回复
咨询我
1. 公司注销后一般不能直接追究其责任,特定情况除外。
公司依法进行注销程序且在注销前清理完债务等事务时,从法律程序角度看,公司已完成清算并终止,自然不能再追究其责任。
2. 若在注销过程中,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比如故意隐瞒债务、虚假清算等,或者恶意逃避债务,违反法律规定和诚实信用原则。
此时,债权人作为利益受损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股东等与公司有密切关联的主体承担责任。
3.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股东对公司债务需承担连带责任,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024-12-31 10:18:26 回复
咨询我
公司一注销,一般就不好直接找它算账。不过,在有些特别的情形下,还是有可能追究责任,具体情况如下:
1. 若是公司注销是按正规流程来的,并且注销前把债务等都处理好了,那通常就没法再找公司。
2. 但要是公司在注销时搞欺诈,或者恶意躲债等违法事儿,债权人就能通过打官司等办法,让股东等相关人来担责。因为股东在某些情况下得对公司债务负连带的责任。
总之,可不能简单地说公司注销后就能或不能追究责任,得看具体的注销情况和法律规定。
2024-12-31 09:58:59 回复
咨询我
1. 当公司按照合法程序注销且已清理完债务等事务时,一般不能再追究公司责任。例如公司已完成清算,清算报告经依法确认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此时公司法人资格消灭,通常不能再追究其责任。
2. 若公司在注销过程中存在欺诈、恶意逃避债务等违法行为,债权人可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股东等相关主体承担责任。比如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或者在公司注销时故意隐瞒公司债务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024-12-31 08:3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