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工伤认定后单位未支付工伤待遇,职工需在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且工伤认定本身有 1 年期限,从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若经认定为工伤且单位不支付费用,从不支付之日起 1 年内可起诉,但各地规定及实际情况可能不同。
提醒:
要注意各地关于工伤认定及后续维权的具体法律规定差异,及时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沟通,了解准确的起诉时间和程序,避免因不了解规定而错过维权时机,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024-12-29 17:12:04 回复
咨询我
工伤认定后单位未付工伤待遇,职工应 1 年内申请仲裁,工伤认定 1 年内,单位不支付起 1 年内可起诉,各地有差异需联系劳动保障部门。
解决措施与建议:职工一旦遭遇工伤认定且单位未依法支付待遇,要牢记 1 年的申请仲裁和起诉期限。及时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决定书等。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取得联系,咨询具体的起诉时间和程序,避免因不了解而错过维权时机。同时,可通过合法途径催促单位履行支付义务,如协商、投诉等,若单位仍不配合,应果断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12-29 16:22:40 回复
咨询我
1. 工伤认定后单位未付工伤待遇,职工应1年内申请仲裁,工伤认定1年内,单位不支付起1年内可起诉,各地或有差异。
2. 法律解析: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明确工伤认定时间及职工维权途径。从事故伤害发生等起1年内认定工伤,单位应支付待遇,未付职工1年内可仲裁,不支付起1年内可起诉。各地有差异,职工应联系当地部门了解。
2024-12-29 14:37:59 回复
咨询我
一般来讲,在工伤认定相关事宜中,有以下情况需要注意:
1. 若工伤认定完成后,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伤待遇,职工应在一年之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工伤认定的时间,通常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需在1年之内完成认定。
3. 若认定为工伤后,单位不支付相关费用,从单位不支付之日开始算,1年内可以起诉。
不过,具体情况因各地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大家最好尽快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联系,弄清楚具体的起诉时间和程序,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12-29 14:11:06 回复
咨询我
1、职工若遭遇工伤认定后单位未依法支付工伤待遇的情况,应牢记在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同时明确工伤认定时间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
2、当经过工伤认定为工伤,而单位不支付相关费用时,从单位不支付之日起算,1 年内可起诉。但需注意各地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要及时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以准确了解具体的起诉时间和程序,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4-12-29 12: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