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黑龙江法律咨询 > 黑河法律咨询 > 黑河金融诈骗辩护法律咨询 > 欠薪多少构成诈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欠薪多少构成诈骗

徐** 黑龙江-黑河 金融诈骗辩护咨询 2024.12.25 12:37:42 332人阅读

欠薪多少构成诈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黑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黑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欠薪主要是在劳动纠纷的范畴内,它本身通常不会直接构成诈骗行为。诈骗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在劳动法律的范畴里,当用人单位没有按时且足额地支付劳动报酬时,劳动者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这种方式,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从一开始就怀着非法占有劳动者报酬的目的,编造出一些虚假的用工事由,像是虚构项目或者职位等,以此来欺骗劳动者让他们提供劳动。当劳动者付出了劳动成果后,用人单位却拒不支付报酬,并且这种拒不支付的数额达到了较大的程度(在各地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就很可能涉嫌诈骗犯罪了,此时公安机关就可以介入进行侦查工作。这就提醒我们,在劳动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仔细辨别用人单位的行为是否合法,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024-12-25 17:24:06 回复
咨询我

欠薪通常属于劳动纠纷的范畴,它一般不会直接构成诈骗。所谓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劳动法律关系里,要是用人单位没有按时且足额地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借助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但如果用人单位从一开始就怀着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编造出虚假的用工事由,像虚构项目、职位之类的,欺骗劳动者让其提供劳动,等骗取了劳动成果后,又拒不支付报酬,并且数额还比较大(在各地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在这种情形下,就有可能涉嫌诈骗犯罪了,此时公安机关就可以介入进行侦查。

2024-12-25 16:35:15 回复
咨询我

欠薪,通常是归在劳动纠纷那一块儿的,它一般可不会直接就构成诈骗。诈骗,那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用那些虚构出来的事实,或者把真相给隐瞒起来的办法,去骗取数额比较大的公共财物或者私人财物的行为。
在劳动法律的关系里面,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时且足额地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是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还有向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之类的途径来把问题解决掉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从一开始就怀着非法占有财物的心思,编造出一些虚假的用工事由,就像虚构项目、职位之类的,然后骗劳动者去提供劳动,等得到了劳动成果之后,又拒不支付报酬,并且数额还比较大(各地在司法实践里对于数额较大的认定是不太一样的)。像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涉嫌诈骗犯罪,那这时候就可以由公安机关来介入进行侦查。总之,要分清欠薪到底是单纯的劳动纠纷,还是已经上升到了诈骗犯罪的层面,可不能混为一谈。

2024-12-25 15:48:30 回复
咨询我

我来好好讲讲这欠薪和诈骗的事儿。
欠薪,就好比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它只是在本该给劳动成果应得报酬的时候,耍赖皮不给,这通常就是劳动纠纷那伙儿的事儿。就好像员工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活,到了该发工资的时候,用人单位就是拖着不发,这时候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让他们来帮忙解决这个小麻烦。
可要是遇上诈骗那可就不一样。那可就是个坏家伙在搞鬼。比如说,有个用人单位一开始就心怀不轨,打着招聘的幌子,虚构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项目,然后骗员工去干活。员工傻乎乎地就信了,吭哧吭哧地干了好久,结果等干完了,用人单位就露出了真面目,说项目取消,不给报酬,还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这种情况,如果骗取的劳动成果数额较大(各地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可能是几千块,有的地方可能是上万块),那可就涉嫌诈骗犯罪,这时候就得公安机关赶紧介入去侦查,把这个坏家伙给揪出来,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员工们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坏心眼的用人单位给骗了,要是发现不对劲,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12-25 14:13:52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恶意讨薪不会构成诈骗。
一般的恶意讨薪,可能会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恶意讨薪,可能会涉嫌寻衅滋事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甚至故意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
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您描述的问题可以先协商处理,如果处理不了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从整件事件来讲建议您赶紧处理,需要征询随时交流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