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广东法律咨询 > 广州法律咨询 > 广州刑事立案法律咨询 > 偷窃金额达到多少构成犯罪行为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偷窃金额达到多少构成犯罪行为

胡** 广东-广州 刑事立案咨询 2024.11.30 04:27:45 414人阅读

偷窃金额达到多少构成犯罪行为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广州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广州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哇塞!偷偷摸摸地拿走别人家价值1000块钱到3000块钱以上的东西也是犯罪!不过这个量刑点在各地可能稍微有点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是那种经常干这种事的小偷,或者是跑到人家家里去偷东西,甚至还带着武器去偷,或者是在人多的地方偷偷摸摸地拿走别人的财物,那不管你偷了多少钱,都是要被判成盗窃罪的。所以说偷东西这事儿不仅仅是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权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

2024-11-30 09:00:01 回复
咨询我

如果你偷东西的数额到了1000块到3000块钱,那可能就要坐牢!不过这也要看你在哪儿偷的,因为每个地方对这个犯罪的标准可能不太一样。一般来说不管你偷多少次,是不是偷偷溜进别人家里去偷,还是带着武器去偷,或者是在人多的地方偷人家的钱包,这些都是犯罪行为,哪怕你只偷了几十块钱也是一样的。偷东西这种事,不仅仅是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权,还会破坏我们大家共同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安全感。

2024-11-30 07:12:42 回复
咨询我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当盗窃金额超过一千元人民币至三千元人民币时,即有可能被判定为构成盗窃犯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地域或司法管辖区内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盗窃行为,如反复实施盗窃、非法闯入他人住所进行盗窃、携带武器进行盗窃以及扒窃等,无论其涉及的金额大小如何,均将被视为构成盗窃犯罪。盗窃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的财产权造成侵害,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共秩序与安全。

2024-11-30 06:40:31 回复
咨询我

现行法律规定,盗窃金额超一千元至三千元可能构成犯罪,但在某些地区或司法管辖区可能有差异。反复盗窃、入室盗窃、携带武器盗窃、扒窃等不论金额大小均构成犯罪。盗窃侵害受害者财产权,也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

2024-11-30 04:47:57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根据《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
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根据《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
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根据《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
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