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关于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关于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冯* 江西-九江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4.11.06 04:04:37 315人阅读

关于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九江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犯罪实行行为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客观上须存在对法益造成现实、紧迫危险的行为,像拿刀砍向他人就有造成伤害的现实危险。
其二,行为要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如抢劫罪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其三,行为人主观上要有实行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心态。故意犯罪是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仍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因疏忽大意没预见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认定犯罪实行行为需综合行为客观表现、行为人主观方面并结合法律规定准确判断。

2024-11-06 10:48:08 回复
咨询我

确定犯罪行为,主要得看下面几点:
第一,得真的做了对别人有害或者马上要有害的事情。比如,拿着刀砍别人,这就是明摆着要伤人。
第二,这个事情得符合法律上写的那种犯罪的特征。比如抢东西,得是用暴力或者吓唬人这样的手段来抢。
第三,做这个事情的人,心里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太不小心了。故意的就是知道自己做的事不还要做,或者不管结果怎么样;不小心的就是没想到会闯祸,或者觉得不会那么严重。
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犯罪了,得看他做的事情和怎么想的,再对照法律来看。

2024-11-06 09:16:58 回复
咨询我

要准确判断犯罪的实行行为,得综合考虑行为的客观表现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再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这其中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认定标准。
主观方面很重要,行为人的主观上得有实行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心态。在故意犯罪的时候,行为人可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犯罪时,本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因为疏忽大意没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
然后,行为要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就像抢劫罪,必须得有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劫取财物这样的行为才可以。
还有,客观上必须存在对法益产生现实、紧迫危险的行为,比如说拿刀砍向他人这个动作,那可是具有造成伤害的现实危险的。

2024-11-06 07:20:52 回复
咨询我

犯罪之实行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涵盖如下数个方面:
其一,在客观层面,须存在对法益形成现实、紧迫危险的行为。例如,持刀砍向他人的这一行为动作,便具备造成伤害的现实危险性。
其二,该行为应当契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以抢劫罪为例,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其三,行为人在主观方面须具备实行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心态。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明知自身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的发生;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对于犯罪实行行为的认定,需综合考量行为的客观表象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予以精确判定。

2024-11-06 05:51:32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自首是犯罪嫌疑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成立自首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在自首认定中,不能把掌握犯罪事实等同于掌握犯罪细节。公安机关是否掌握犯罪事实,应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掌握犯罪事实应当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通俗讲就是知道犯罪是谁实施的,与此相反则是形迹可疑人和接受一般性排查之人,在这一情形之下,犯罪行为的实施人还不明确,如果做了如实供述,则可视为自动投案。第二,掌握犯罪事实应当明确犯罪的危害行为,这也是对事实掌握程度的要求。犯罪的客观方面有很多,除前述危害行为之外,还包括因果关系,时间地点等。但公安机关掌握犯罪事实只需要明确危害行为即可,比如是行为,至于是故意杀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则是需要进一步侦查的事实。再如驾车致人死亡的事实,至于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在所不问。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主动供述自己罪行算不算自首被抓后已经不存在自首了,只有没有抓到之前主动去警察局才属于自首的情况。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民法典关于民事行为无效的规定是什么

    专业解答在我国民事法律中,以下行为被视为无效: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隐藏行为的效力依据法律规定判断;最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2024.08.10 2459阅读
  • 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划分点有哪些

    专业解答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考量标准如下:年满十六岁的自然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个体,若涉及故意杀人、重伤、强奸、抢劫、贩毒等严重罪行,亦需担责;而十四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适当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体现司法人性化。

    2024.07.16 1419阅读
  • 民法典关于无效民事行为的规定是什么

    专业解答撤销权在以下情形消失:一年内未行使因知道撤销事由产生的撤销权,或因重大误解未在三个月内行使;胁迫结束一年内未请求撤销;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放弃或通过行为放弃。当事人权益受损可向法院主张撤销,但法定期限届满后撤销权消失。

    2024.06.17 1616阅读
  • 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划分点有哪些

    专业解答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考量标准如下:年满十六岁的自然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个体,若涉及故意杀人、重伤、强奸、抢劫、贩毒等严重罪行,亦需担责;而十四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适当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体现司法人性化。

    2024.06.13 1666阅读
  • 刑法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专业解答以下是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1)行贿以获取商业机会或优势地位;2)虚假或误导性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3)编造、散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应受到法律制裁。

    2024.06.05 169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