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犯罪实行行为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客观上须存在对法益造成现实、紧迫危险的行为,像拿刀砍向他人就有造成伤害的现实危险。
其二,行为要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如抢劫罪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其三,行为人主观上要有实行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心态。故意犯罪是明知行为会危害社会仍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因疏忽大意没预见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认定犯罪实行行为需综合行为客观表现、行为人主观方面并结合法律规定准确判断。
2024-11-06 10:48:08 回复
咨询我
确定犯罪行为,主要得看下面几点:
第一,得真的做了对别人有害或者马上要有害的事情。比如,拿着刀砍别人,这就是明摆着要伤人。
第二,这个事情得符合法律上写的那种犯罪的特征。比如抢东西,得是用暴力或者吓唬人这样的手段来抢。
第三,做这个事情的人,心里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太不小心了。故意的就是知道自己做的事不还要做,或者不管结果怎么样;不小心的就是没想到会闯祸,或者觉得不会那么严重。
所以,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犯罪了,得看他做的事情和怎么想的,再对照法律来看。
2024-11-06 09:16:58 回复
咨询我
要准确判断犯罪的实行行为,得综合考虑行为的客观表现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再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这其中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认定标准。
主观方面很重要,行为人的主观上得有实行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心态。在故意犯罪的时候,行为人可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犯罪时,本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因为疏忽大意没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
然后,行为要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就像抢劫罪,必须得有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劫取财物这样的行为才可以。
还有,客观上必须存在对法益产生现实、紧迫危险的行为,比如说拿刀砍向他人这个动作,那可是具有造成伤害的现实危险的。
2024-11-06 07:20:52 回复
咨询我
犯罪之实行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涵盖如下数个方面:
其一,在客观层面,须存在对法益形成现实、紧迫危险的行为。例如,持刀砍向他人的这一行为动作,便具备造成伤害的现实危险性。
其二,该行为应当契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以抢劫罪为例,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其三,行为人在主观方面须具备实行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心态。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明知自身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的发生;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对于犯罪实行行为的认定,需综合考量行为的客观表象以及行为人的主观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予以精确判定。
2024-11-06 05:5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