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合同履行完,一般不能解除。解除合同的前提多为合同正在履行且有法定或约定事由(如违约等)。
不过特殊情形下,若履行完发现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况,当事人可诉讼请求撤销合同,这不是解除合同。
还有,合同履行完毕后双方达成新合意协商一致解除,这种情况虽少但也可行。总之,合同履行完毕后解除的情况很少,且要有充足法律依据和证据。
2024-11-04 03:30:00 回复
咨询我
合同一旦完成履行,就不能再解除了。这是因为解除合同往往是因为合同还在进行中,出现了违约等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的情况。
不过,也有特殊的时候。比如合同已经履行完,但后来发现合同是因为重大误解、欺诈或胁迫等原因才签的,影响了合同的效力,这时可以找法院帮忙,申请撤销合同,但这不是解除合同。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合同已经履行完,但双方商量后都同意解除已经完成的合同,这也可以,只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总的来说,合同履行完后要解除的情况很少见,而且得有足够的法律理由和证据。
2024-11-04 01:43:55 回复
咨询我
合同履行完毕后就不能解除了。毕竟解除合同往往是建立在合同还在履行之中,并且存在违约之类法定或者约定事由的基础上的。
不过,特殊状况下也有例外。要是合同履行完毕之后发现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情况,使得合同的效力受到了影响,那当事人是可以通过诉讼去请求撤销合同的,但这可不能当成是解除合同。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合同已经履行完了,可要是双方达成了新的一致意见,协商着要解除这个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那也是可行的,只是这种情况不太多见罢了。总的来讲,合同履行完毕后能够解除合同的情形是非常少的,而且还得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和证据来支撑才行。
2024-11-03 23:47:38 回复
咨询我
合同履行完毕之后,通常无法解除。盖因解除合同的前提往往在于合同尚处于履行进程之中,存在诸如违约等法定或者约定的事由。
不过,于特殊情形下,若在合同履行完毕之后发觉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情形,进而影响到合同的效力,当事人可通过诉讼请求撤销合同,需要明确的是,这并非解除合同之举。
此外,尽管合同已履行完毕,但要是双方达成新的一致意见,协商一致解除业已履行完毕的合同,亦为可行,只不过这种情形较为罕见。综上,合同履行完毕后解除合同的情形极为稀少,并且需要具备充分的法律依据与证据支撑。
2024-11-03 22:2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