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在特定节假日期间进行的值勤服务,通常并不被视为加班性质。加班,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基于自身的生产运营需求,安排员工在国家规定的正常工作日外,持续地投入到本职岗位的工作中。相较之下,值班则特指用人单位由于安全防范措施、消防管理、假期安排等方面的需要,或者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紧急公务等特殊情况,而安排本单位相关人员在夜间、周末、法定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段内所从事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不涉及生产性职责。
专业解答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工作的,应当按照八小时一天计算,不足八小时和超过八小时的,按十级工作小时计算。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专业解答根据劳动法规,出差费用应参照雇主常规出差标准计算,并酌情支付加班报酬。因公务出差不涉及法定节假日额外开支,差旅费用按正常出差规定计算。但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因公出差无法休息时,雇主仍有支付加班工资的法律义务。
专业解答五一法定节假日加班薪酬标准:5月1日加班享三倍工资,5月2日至5日加班享两倍工资。非法定节日加班不享受三倍待遇。企业未按规定支付薪资,员工可投诉。2024年五一假期为5月1日至5日。
专业解答计算工作日加班费,先算出员工月工资除以计薪天数得出的日工资,再乘以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最后乘以1.5倍。休息日加班费则是日工资乘以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为日工资乘以3倍。这些计算方式确保员工获得合理的加班报酬。
律师解析 不能。在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等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对那些参加社会或单位组织庆祝活动和照常工作的劳动者,单位应支付工资报酬,但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该节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单位安排职工加班工作,则应当依法支付公休日的加班工资。
律师解析 加班工资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