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故意伤人案中,得到受害人谅解,可以减轻惩罚。这说明罪犯已有悔意,修复了受损关系。法院在权衡全案各方面情况时,会把谅解当作从轻处罚的依据之一,但是具体减刑多少,要看案子性质、伤害程度和罪犯主观恶意等各方面因素决定。
2024-10-29 04:33:00 回复
咨询我
如果你能得到受害者的原谅,那么你在犯了故意伤害罪的情况下,法官可能会给你减轻处罚。为啥?因为受害者的原谅就能表明你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祈求弥补,这样就能缓和你们之间的矛盾。当然,法官在决定怎么处罚你的时候,也会把这个原谅你的事情当作一个可以减轻你罪行的参考因素。但是,具体能减多少,那就得看你犯的什么事,伤得多重,还有你自己到底有多坏等等各种因素才能决定。
2024-10-29 04:07:23 回复
咨询我
要是在故意伤害这种案子里面,得到了受害者的原谅的话,那判刑的时候就会稍微松那么点儿劲儿。为什么?就是因为受害者的原谅可以看得出来罪犯有没有真心地认错和有没有好好修补他们跟别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说,法院在由头到尾都得仔细考量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肯定是要把这个原谅当回事儿,拿来当作减轻点判罚的理由之一的。但是,到底能减多少,这可就得看情况了,比如案子的大小、伤害有多重、罪犯做这件事的出发点等等,都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2024-10-29 03:12:40 回复
咨询我
解析:
对于故意伤害案件,倘若能够取得被害方的谅解,那么司法机关在进行量刑处罚上将会予以适度地减轻。这主要是因为被害方的谅解不仅体现了被告人的诚挚悔过之意,同时也反映出其与社会关系的修复状况。在对整个案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查过程中,法院会将被害方的谅解视为一项酌情从轻的重要考量因素。
然而,具体的从轻幅度则需要依据案件的性质、所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024-10-29 02:1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