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涉及到偷税漏税这类事情上,如果是初次犯错并且能够主动去交清欠下的税收,以及罚款和滞纳金的话,那么处罚可能会稍微轻一些。当然,这也是要分情况来看的,因为不管怎么样,偷税漏税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肯定是逃不过法律的惩罚的。
2024-09-29 16:24:00 回复我得说,如果你第一次干这种事儿,然后还乖乖地把欠的税补上了,交了罚款和滞纳金,听从了有关部门的处罚,那你可能会得到比较轻的惩罚。但是,我要告诉你,不管你是怎么偷税漏税的,这都是违法的,肯定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2024-09-29 14:52:02 回复解析:
通常情况下,对于涉及偷逃税费的案子里,首次涉案并展示出积极补交税金、支付滞纳罚金以及接受行政处分意愿的纳税人,相比之下他们所面临的司法诉讼惩戒力度会相对有所减轻。然而,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所有类型的偷逃税费行为皆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行为,均应承受相应的法律惩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专业解答偷税漏税情节严重且数额较大、超过应纳税额的10%的,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情况比较轻微,可能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纳税人首次因偷税而受到行政处罚,且之前没有受过刑事处分,在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已接受行政处罚后,可免除刑事责任。
专业解答在偷税漏税案中,企业直接责任人如董事、CEO、财务主管等,如果涉及策划、组织或执行,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刑事指控。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各自的作用,以确保公正裁决。这些高管的行为对企业的法律责任有着直接影响,这也强调了法律对这类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
专业解答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纳税人要及时补交税款、滞纳金并接受处罚,以免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最新规定,纳税人如果存在偷税漏税行为,一旦逃税额超过百分之十,就会被视为违法,可能面临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以及罚款。如果逃税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就会被视为数额较大的情况。不过,如果纳税人在税务追缴后能够及时补交税款、滞纳金并接受处罚,就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纳税人已经受到刑事审判或者两次以上税务处罚,就不会被免除刑事责任。
专业解答公司偷税漏税最终处罚的人肯定是公司的法人;偷税漏税未达到犯罪的,行政处罚上只对单位进行所偷税款0.5-5倍罚款。如涉及犯罪,则会被叛坐牢和罚金。最主要的责任在法人,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财务也有故意偷税行为,也会追究责任。偷税的金额决定了是否入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