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贪污受贿辩护法律咨询 > 挪用公款罪与贪玩罪的区别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与贪玩罪的区别是什么

胡* 江西-九江 贪污受贿辩护咨询 2024.07.09 11:41:42 481人阅读

挪用公款罪与贪玩罪的区别是什么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贪污受贿辩护律师 九江贪污受贿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在本质上的主要区分体现在犯罪目的以及实施犯罪行为的方式方法上。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上的便利,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将公款挪作他用,其中既包括为个人所支配的非法活动,亦包含为赢利为目的的营利性活动,也可能是因为不及时还款而超过了法定的期限。此罪名的关键之处在于行为人需有“挪用”的动机和行为,即是短暂地占用公款,但通常会表达出归还的意图。
然而,贪污罪则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侵占、窃取或者诈骗等不当手段,取得并长期占据公共财物,从而不再打算归还给原单位或公有主体,对于此类案件,行为人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违法占有的最终目的。因此,这两种犯罪在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其对社会公众权益和财物的侵害方式都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2024-07-09 11:41:42 回复

一、如何区分罪与挪用公款罪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为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没有归还的行为。两者有如下区别:(1)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只是暂时使用,后者具备非法占有的故意,并没有打算归还。(2)构成犯罪的时限要求不同。前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非营利性的合法使用的,必须非法控制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才构成犯罪;而罪只要非法占有了公物即构成犯罪。(3)在特定情况下的法律后果不同。如挪用公款未超过一万元归个人进行非营利性的合法使用时,超过三个月后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不认为犯罪;而行为一经实施,即使在案发前全部退赃也不影响其犯罪的构成。(4)刑程度不同。后者要比前者处罚重。二、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有哪些两者的手段、目的都不相同:(1)虽然两者都是特殊的主体,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但是永久地占有,挪用公款却是暂时性地占有;(2)实现了财物权的转移,而挪用并没有转移财物手所有权,只是暂时占有公款,以达到使用和收益的目的;(3)是通过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达到目的的,而挪用公款一般都为擅自私用公款,没有、也不必要采用所实施的手段。(4)虽然两罪同属“罪”这类大罪里,但由于这两个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一样,所以罪的最高刑可判死刑,而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

1.犯罪目的不同。罪的目的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为个人使用。个人使用分三种情况:使用公款解决个人急需使用公款为个人进行营利活动使用公款进行赌博、等违法活动。这三种情况都是想着暂时用一下公款,达到个人目的后就还上。没有将公款据为己有的企图。2.犯罪手段不同。罪必须使用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方法(比如作假帐),否则就无法将公款据为己有。挪用公款罪不需要使用这些手段,只是背着单位的财务人员,将公款偷偷拿出。3.犯罪对象不同。罪侵犯的国有财产的所有权。的对象是国家财产,既包括钱,也包括物。比如某市长,将接受外宾的贵重礼物,应当上交没有上交,就构成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是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挪用公款罪的对象只限于现金,不包括其他财产。使用了国有的其他财物,比如公车、公房、公用电脑不构成挪用公物罪。使用公用物品进行违法活动,其违法活动构成什么犯罪按什么犯罪处罚,不能再加上一个挪用罪。4.立案标准不同。不论是否退赃,一律构成犯罪。挪用公款,没有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违法活动的,三个月内归还的,不认为是犯罪,不予立案。超过三个月未还,但在侦查终结前归还的,从轻或者免予处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挪用公款与贪污罪区别是什么?

    专业解答挪用公款与贪污罪区别包括犯罪主体不同、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不同、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不同、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等。从侵犯的客体上看,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而挪用公款罪仅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使用权。

    2024.02.27 2185阅读
  •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区别

    专业解答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贪污罪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若是依旧不知道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区别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2024.02.28 2141阅读
  •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专业解答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相关的法律规定。

    2024.02.19 1645阅读
  • 挪用公款与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

    专业解答挪用公款与贪污罪的区别包括犯罪主体不同、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不同、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不同、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等。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主观方面虽然都是故意,但故意的内容不同。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占用公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贪污罪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即意图永远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2024.02.26 2004阅读
  •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

    专业解答侵犯的客体不同、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行为方式不同等区别。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国家的资产和财物,公安机关立案后,会根据行为人的犯罪事实认定其的罪行,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刑事处罚。

    2024.08.03 2573阅读
  •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如何区分

    律师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分如下: 一、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 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是这两个罪名最重要的区别。 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不归还既包括主观上不想还,也包括客观上无力退还。 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以后由于客观原因缺乏偿还能力,无法归还亦被认定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以贪污罪论处。 二、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 贪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侵吞、盗窃、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由于行为人往往采取销毁、涂改、伪造单据、账目等手段,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公共财物已经被非法侵吞; 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单位公款,虽然有时也采取一些欺骗手段,但一般不采用侵吞、盗窃、骗取手段。

    2025.02.24 1030阅读
  •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律师解析 贪污与挪用公款区别: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第一,两者侵犯的客体不同。两种犯罪虽然都侵犯公共财产权,但侵犯程度不同,社会危害性也就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全部权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第二,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2025.02.12 1442阅读
  •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有哪些

    律师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有: 一、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 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是这两个罪名最重要的区别。 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不归还既包括主观上不想还,也包括客观上无力退还。 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以后由于客观原因缺乏偿还能力,无法归还亦被认定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以贪污罪论处。 二、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 贪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侵吞、盗窃、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由于行为人往往采取销毁、涂改、伪造单据、账目等手段,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公共财物已经被非法侵吞; 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单位公款,虽然有时也采取一些欺骗手段,但一般不采用侵吞、盗窃、骗取手段。

    2025.02.08 943阅读
  •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怎样区分

    律师解析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区分如下: 一、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 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是这两个罪名最重要的区别。 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不归还”既包括主观上不想还,也包括客观上无力退还。 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以后由于客观原因缺乏偿还能力,无法归还亦被认定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以贪污罪论处。 二、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 贪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侵吞、盗窃、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由于行为人往往采取销毁、涂改、伪造单据、账目等手段,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公共财物已经被非法侵吞; 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单位公款,虽然有时也采取一些欺骗手段,但一般不采用侵吞、盗窃、骗取手段。

    2025.02.06 978阅读
  • 如何区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

    律师解析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主要存在着以下不同: (一)犯罪客体 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而挪用公款罪仅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使用权。 (二)客观方面 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而为三种行为: 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行为人的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构成挪用公款罪。 而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三)犯罪主体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而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以外,《刑法》第382条第2款还规定,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也就是说,贪污罪主体范围大于挪用公款罪。 (四)主观方面 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主观方面虽然都是故意,但故意的内容不同。 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占用公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 贪污罪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

    2025.01.28 1390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贪污受贿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