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解析:
获得取保候审的权利并不能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定不会再次遭受拘禁。在这个阶段,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例如定期前往监管机关报到、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被限制的活动区域等等。若在此期间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且案件审判过程顺利完成,且法院最终裁决其无须受到刑罚或者仅需接受短期有期徒刑,那么他们有可能不再面临被重新逮捕的风险。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者法院判定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重新收押。至于具体的收监时间,则要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