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解析:
在涉及到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犯罪行为中,如果能够初步证实被告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且同时符合申请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定条件,那么就有可能成功申请得到取保候审。具体而言,应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其次是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通过采取取保候审方式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危害的情况;
再者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自身患严重疾病或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通过采取取保候审方式也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危害的情况;
最后是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仍未审理完毕,需要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