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规定中,双方当事人可自由协商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例如是否设定违约金条款,以及如何确定违约金金额等具体细节。同时,双方亦有权依照权益受损程度对损失赔偿额进行明确约定。
若双方所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将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违约金金额进行相应调整以弥补损失;反之,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出了实际损失范围,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同样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其进行适度削减。
对于延迟履行义务的情形,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之后,仍需继续履行未完成的债务。
此外,当事人还可以选择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协议自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具体金额由双方自行商定,但需注意的是,定金金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否则超过部分将不具有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金额若大于或小于约定金额,则视为对原定金金额的变更。
当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时,定金应被视为价款的一部分或被收回。而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未能按约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存在瑕疵,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那么他将失去要求返还定金的权利;相反地,若收受定金的一方未能按约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存在瑕疵,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那么他必须双倍返还定金。
解析:
1.在合同中,双方可达成协议,其中规定了一旦有任何一方违反该协议条款,应当按照具体违约行为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
同时,亦可通过协商,确定一种因违约而导致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
2.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有权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违约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增加;
反之,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出了实际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同样有权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其进行适当的削减。
3.对于延迟履行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然而,当违约方已经支付了违约金之后,仍需继续履行其应尽的债务责任。
4.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定金以作为债权的担保措施。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定金的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决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否则超过部分将不具有定金的法律效力。
实际交付的定金金额若大于或小于约定金额,则视为对原定金金额的变更。
5.在债务履行完毕后,定金应当被用来抵扣价款或者予以退还。
若给付定金的一方未能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反之,若接受定金的一方未能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则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