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专业解答在申请劳动仲裁前,需要先起草一份详细的申请书,并收集好劳动合同、薪资单据、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然后,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仲裁委将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批准了申请,就会安排开庭审理,让双方进行辩论,仲裁员会依法作出裁决。
专业解答在劳动监察诉讼中,申请人通常可以追加诉讼请求,但需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如果追加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且与原立案劳动纠纷相关,仲裁庭一般会予以认可。不过,追加请求可能会影响诉讼流程,例如延长仲裁时间。
专业解答准备好仲裁所需的材料,向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仲裁委将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会通知双方,并确定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可以进行陈述和辩论,仲裁委将依法公正地做出裁决。
专业解答在进行劳动仲裁时,需要注意审限。一般来说,案件会在45天内审结,复杂的案子则可延长至60天。从递交仲裁申请到受理,仲裁机构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受理后,被申请人有10天答辩期。庭审后,仲裁机构会在合理时间内作出裁决。各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按时完成。
专业解答在开始之前,要先把劳动合同、工资条还有工作时间记录这些关键证据整理好。把没有错误的仲裁申请提交给劳动仲裁机构,写清楚双方的信息、仲裁的要求和法律依据。仲裁机构会审核申请,符合条件的会通知开庭的具体信息。开庭的时候,双方可以讲讲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仲裁机构会调查情况并进行调解,最后根据法律做出裁决。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