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苏法律咨询 > 南京法律咨询 > 南京交通肇事法律咨询 >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构成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构成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蒋*** 江苏-南京 交通肇事咨询 2023.04.10 06:49:55 309人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自首的情形有哪些?

其他人都在看:
南京律师 交通事故律师 南京交通事故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构成自首的情形有犯罪事实严重、主动交通肇事、造成恶劣影响、恶意自首等情况,相关情况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司法机关应当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犯罪事实以及认错情况来判断是否符合自首情节。

2023-04-10 06:50:55 回复

一、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有关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8、严重超载驾驶的;9、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不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形1、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解答如下,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肇事逃逸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的怎么判

    专业解答依照咱们中国法律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说的,要是你肇事了然后逃跑导致别人死掉了,那就得判七年以上的牢狱之灾。但是,假如你做错事儿之后马上就投案自首,还老老实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过,那按照中国法律里的第六十七条自首的规定来看,法官叔叔阿姨可能就会稍微放宽一些惩罚。

    2024.10.28 1208阅读
  • 肇事逃逸后自首算不算肇事逃逸罪行为

    专业解答肇事逃逸后自首虽然仍被视为肇事逃逸,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肇事逃逸是很恶劣的违法行为,破坏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虽然事后自首,但不能改变逃逸的事实。

    2024.10.24 1264阅读
  • 肇事逃逸自首判几年徒刑

    专业解答交通肇事后逃逸,再自首,判刑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来定。要是事故不严重,没有构成刑事案件,会被处以200元到2000元罚款、15日以下拘留。要是造成一人重伤且负主责逃逸,会被判处3到7年有期徒刑;要是因逃逸致人死亡,会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是法定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2024.10.23 1648阅读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有自首有谅解能判多久

    专业解答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中的自首情节与谅解情况可能对判决产生的影响如肇事者在逃逸过程中有自首情节及获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那么在法院裁决中,该因素无疑将作为从轻或减轻刑罚的重要考量依据。

    2024.10.17 1942阅读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死亡怎么办

    专业解答即为那些违反了国家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给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或造成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失,达到走入法律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地步的违法行为。

    2024.10.16 1784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