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用人单位不给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催告其及时发放加班工资;单位仍然拖延的,则可以去劳动局投诉,由劳动局责令其支付;或者依法去申请劳动仲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专业解答法定节假日与休息日重合时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针对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期间的加班费用问题,我国法律规定需支付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三倍薪酬。然而,对于具体的计算方式,有权威准则可供参照。如果您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已经就薪资标准进行了明确约定,那么应以该约定的金额为基础来计算加班费用。
专业解答法定节假日加班三倍薪资计算方式在法定节假日进行加班的员工所应享有的三倍薪酬的计算方法为:员工个人基础工资除以21.75个工作日再除以每天八小时工作日乘以300%的比率。
专业解答在特定节假日期间进行的值勤服务,通常并不被视为加班性质。加班,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基于自身的生产运营需求,安排员工在国家规定的正常工作日外,持续地投入到本职岗位的工作中。相较之下,值班则特指用人单位由于安全防范措施、消防管理、假期安排等方面的需要,或者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以及紧急公务等特殊情况,而安排本单位相关人员在夜间、周末、法定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段内所从事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不涉及生产性职责。
专业解答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国庆期间未作出假期安排并不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庆节的法定休息日为10月1日至3日。倘若用人单位出于生产经营方面的考虑而决定让劳动者加班,则必须依照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三倍的劳动报酬;如若未能按此进行支付,那么这将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
专业解答根据规定,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平日工资300%的加班工资,这里的300%不包括正常工资。同时,根据《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2000]226号),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必须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300%,其他加班情况则应分别支付150%或200%的加班工资。总之,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