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湖南法律咨询 > 邵阳法律咨询 > 邵阳职务侵占辩护法律咨询 >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应当是什么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应当是什么

谭** 湖南-邵阳 职务侵占辩护咨询 2022.12.17 13:03:28 430人阅读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应当是什么

其他人都在看:
邵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邵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情节严重”与“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两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仅“情节严重”但未造成童大损害,或仅造成重大损失,但并非“情节严重”,都不能认定为犯罪。

2022-12-17 13:04:28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如何划清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界限

    专业解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如何划清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界限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2024.02.21 1372阅读
  • 怎样划清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界限

    专业解答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怎样划清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界限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2024.02.22 1509阅读
  • 怎么划清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界限

    专业解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怎么划清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界限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2024.02.21 1775阅读
  •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是什么

    专业解答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是侵犯的客体、对象、对危害结果的要求等都是不一样的,另外就是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针对公司的董事或职工的,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主体是能接触到救灾扶贫款的这些直接责任人。

    2024.09.05 2046阅读
  •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呢

    律师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是看是否符合以下构成要件:1.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2.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024.10.28 1231阅读
  •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有哪些

    律师解析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在于情节的严重性和造成后果的程度。要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这两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仅情节严重但未造成重大损害,或仅造成重大损失,但并非情节严重的,都不能认定为犯罪。

    2024.10.24 1390阅读
  •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有哪些呢

    律师解析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是情节严重性和造成后果的程度。要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必须同时具备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两个要件,仅情节严重但未造成重大损害,或仅造成重大损失,但并非情节严重的,都不能认定为犯罪。

    2024.10.20 1001阅读
  •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怎样的?

    律师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是看是否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024.10.17 1098阅读
  •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怎样的

    律师解析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是看是否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024.10.16 130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