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班提供劳动即应获得劳动报酬。但是由于自离(强行走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以找不到劳动者本人,工资无法发放为由,冻结工资。
1、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2、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
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
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扣工资作为赔偿。
专业解答员工试用期内若想离职,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无需单位批准。这是因为试用期内,劳动者和单位都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如果您提出离职申请后,单位不让您走,您可以直接离开,不用管单位的意见。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您可以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并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邮寄的单据、在线聊天记录等,这样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中,您就可以用这些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专业解答劳动者在遇到雇主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直接离职,无需经过批准,这是合法的。因为雇主没有按时足额支付报酬,已经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建议劳动者保存好工资条、出勤记录等证据。
专业解答通常情况下,员工有权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公司辞职。若处于正式聘用期内,员工也有权提前三天通知公司。但如遭遇用人单位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自由等违法行为,员工有权立即终止合同,无需事先通知。在行使此权利时,请确保合法合理,避免过激行为。
专业解答合同终止后,原单位有义务安全转移和妥善安置劳动者档案及社保关系。即使选择旷工结束雇佣关系,也有权要求原单位协助完成社保迁移。旷工可能导致社保中断,影响福利,建议尽快找新工作或自缴社保费。有争议可求助于劳动仲裁或法律援助,需提供充分证据保护权益。
专业解答未经公司批准擅自离职,员工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公司有权追究其因擅自离职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并要求赔偿。正确的做法应是,员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并等待批准。待三十日期满后,员工即可依法离职,无需公司再次确认。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经济损失,员工应遵守公司的离职规定,切勿擅自离职。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