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北法律咨询 > 石家庄法律咨询 > 石家庄金融诈骗辩护法律咨询 >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的犯罪构成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的犯罪构成

陈** 河北-石家庄 金融诈骗辩护咨询 2022.11.06 12:15:44 333人阅读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犯罪构成

其他人都在看:
石家庄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石家庄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证券、期货市场正常的交易管理秩序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所谓提供,是指将虚假的有关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故意传播或扩散。既可以提供给个人,又可以提供给单位;既可以是当面口头提供,又可以不面对他人而采用书面、影视、计算机等方式提供;既可以单个地提供,又可以成群成批地提供。但无论其方式如何,其所提供的必须与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相关且必为虚假的信息。如果与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无关或者所提供的不是虚假的信息,则不构成本罪。至于虚假信息的来源,既可以是自己编造的,又可以是他人编造的,但来源如何都不会影响本罪成立。
所谓伪造,在这里是指按照证券、期货交易记录的特征包括形式特征如式样、格式、形状等内容特征,采用印刷、复印、描绘、拓印、石印等各种方法,制作假交易记录冒充真交易记录的行为。所谓变造,是指在真实交易记录的基础上,通过涂改、剪接、挖补、拼凑等加工方法,从而使原交易记录改变其内容的行为。所谓销毁,是指将证券、期货交易记录采用诸如撕裂、火烧、水浸、丢弃等各种方法予以毁灭。所谓诱骗,是指采取提供虚假的信息或将交易记录加以销毁的方式,以对投资者进行欺骗、引诱、误导,从而骗取投资者信任使投资者买卖读证券、期货合约的行为。
本罪为结果犯,只有因行为人的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的行为造成了实际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本罪。否则,即使有上述行为,但没有造成实际损害后果或者虽有实际损害后果但不是严重的后果,都不能构成本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单位,才能构成本罪。非上述人员、单位不能构成本罪而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为虚假信息而故意提供或者明知是证券、期货交易记录仍决意伪造、变造或者销毁,并且具有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的目的。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2022-11-06 12:17:44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对本罪的处罚依据情节,个人最高可判五年徒刑或拘役,罚金1万至10万;情节恶劣者,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2万至20万。企业或组织犯罪,除对企业罚款,主要负责人及责任人按同样标准定罪量刑。

    2024.09.12 1458阅读
  • 诱骗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罪判几年

    专业解答针对证券、期货行业相关人员的蓄意欺诈诱导期货交易行为,构成犯罪。依据法规,未造成重大影响者将面临五年以下徒刑或拘留,罚金一万至十万;情节恶劣者刑期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罚金两万至二十万;单位犯罪则罚金并处罚责人员五年以下徒刑或拘留。此行为严惩不贷,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2024.09.04 1064阅读
  • 诱骗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罪判几年

    专业解答针对证券、期货行业相关人员的蓄意欺诈诱导期货交易行为,构成犯罪。依据法规,未造成重大影响者将面临五年以下徒刑或拘留,罚金一万至十万;情节恶劣者刑期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罚金两万至二十万;单位犯罪则罚金并处罚责人员五年以下徒刑或拘留。此行为严惩不贷,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2024.09.04 1951阅读
  • 诱骗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专业解答"诱骗投资人期货买卖"罪的构成包括:客体上,侵犯证券期货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客观上,通过虚假信息、伪造交易记录诱使交易,造成严重后果;主体限定为证券期货交易所、公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或监管人员;主观上,行为人明知虚假仍故意误导,过失不构成。

    2024.09.04 1900阅读
  • 诱骗投资者买卖期货合约罪要判多久

    专业解答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应坚守诚实信用,禁止制造、传播虚假研报或市场谣言。证券业和期货业协会成员以及证监会、期监会人员需维护市场秩序,传递真实信息。违规发布虚假信息、篡改交易记录者将受到法律严惩,最高可处五年刑期及一至十万元罚金,旨在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2024.09.04 1501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